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one4s贵吗

(2011-11-15 16:19:52)
标签:

苹果

乔布斯

高价

成本价

创新

时评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ipone4s贵吗

——ipone4s成本价说起

 

昨天,看到一条关于ipone4s成本价的新闻。这条新闻在生产商和销售商心目中带来的震撼,应该不算太小。一条新闻居然引起网络上的轩然大波,恐怕是揭秘者本人所期望见到的吧。

凭记忆回顾一下这条新闻的内容。似乎是说,在香港市场上被疯抢,有传闻需要在数千元高额定价基础上再加个一两千元还未必能买到,在内地市场上更是一机难求的ipone4s,其实生产成本只有大约人民币1150元,其电池成本更不过区区30元——仅此而已。貌似很震撼的新闻,不知是否真得能够让急着烧钱抢购的人们冷静下来,我想,它的最主要效果,应该是先让生产商和销售商们吓了一跳,害怕破坏了他们的“钱”景。

其实,这些人的反应有些过度。

所有新产品,刚刚上市定出一个远高于实际成本的高价,是再普遍不过的情况了。这一点,不仅生产商、销售商心知肚明,即使是敢于尝鲜的消费者,也一样心如明镜。而网络上因此而产生的风浪和涟漪,实在有些故弄玄虚、故做文章,其实大可不必。

新产品定价策略中,有一种方法叫做“撇脂策略”,又称高价策略,还可叫做“取脂策略”。撇脂,原意是指取牛奶上的那层奶油,含有捞取精华的意思。撇脂定价法,就是在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的很高,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的产品以前,获得巨额利润,尽快的收回投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消费者新鲜感的丧失和竞争对手被利润吸引逐步加入竞争,再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更广泛的市场。一般而言,对于全新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流行产品、未来市场形势难以测定的产品等,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苹果公司的iPhone系列产品是最近几年连续成功运用撇脂策略的典型案例。苹果每款新产品的最初定价都达数百美元,即使对于美国人来说,也是属于高价位产品,但是有很多“苹果迷”既有钱又愿意花钱,所以还是纷纷购买。苹果的撇脂定价取得了成功。

而要使用这样一个策略,是需要一些前提条件的。条件不具备,则必收东施效颦或是淮北之橘之效。要使用撇脂策略,必须确保该产品所面对的目标市场上存在一批购买力很强、并且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而且这样消费者的数量足够多,要确保暂时没有竞争对手推出同样的产品,本企业的产品创新优势突出;本企业的品牌在市场上有传统的影响力等等。这也就意味着使用撇脂定价法不是偶然的,撇脂定价法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使用的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即使有人将真实成本晒出来,也丝毫不会影响那些敢于乐于且有购买实力的人们尝鲜的积极性,也同样不会影响苹果公司的效益和利润。苹果公司要担心的,其实只是乔布斯之后能否创新不断的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只要保持住创新的势头,钱,终归有得赚。

之所以要不厌其烦的将撇脂策略的来龙去脉说得这么清楚,并不是仅仅让大家对苹果公司新产品定出高价变得心平气和,更不是让大家都去购买。我想表达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国家具备这样一种能够通过创新引领时尚,引领市场,掌握定价主动权,具备运用初期高价策略亦即撇脂策略的企业和产品几乎为零。我们的企业,严格意义上来讲,因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所生产的产品基本都属于已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产品,面临着惨烈的竞争,在定价方面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任何主动权。这也正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数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客的真实原因。

这几年,关于创新,国家提的很响,但是,取得的成效却并不太令人满意。原因很复杂,和整个社会上上下下的浮躁有着直接关联。而这中间,各级政府、特别是涉及科研、资金运作、市场管理、企业管理的部门承担着最大的责任;教育部门,特别是高等学校也难辞其咎。政府部门的责任在于其出台的政策和日常的管理行为没有形成鼓励支持创新的氛围,特别是缺乏对真正创新的扶植和支持,没有形成导向的引领作用。而高校的问题,则在于自身都已经沦为浮躁虚伪,不思进取,虚文伪饰的堕落之地,完全没有起到促进和服务社会创新的职责。

创新,其实反映的是真正的国力。

一部苹果机,勾起了这么多杞人忧天般的嗦。估计梦中会见到中国创新独占鳌头的实现,更愿早日梦想成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