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萦甲格台
“积雪啊,是那山头戴的帽子,
森林啊,是那山梁穿的衣裳;
白云啊,是那山腰缠的丝带,
江水啊,在那山下奔流欢唱 ....”
这是一首西藏民歌,也是米林甲格台,优雅环境的真实写照。
甲格台,很美。人称西藏的小江南。
甲格台属于米林县卧龙镇,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山地平台,分东西两个台,东台较大,师机关和医院以及直属分队全驻在这里。西台较小,没有驻军,除一些果园和菜地,全是各种树木和灌木丛。
我在炮团政治处时候,常常写点新闻报道。“豆腐块”的大块文章,先后见诸于《高原战士》和《西藏日报》。不久我被调到师政治部宣传科当干事。
记得,那时是8月的一天。我坐在解放牌卡车的大箱里,从仲达出发,沿阿龙寺、朗县、洞嘎、嘎村,去甲格师部报到。
100多公里的路,在沙石公路上向东颠簸了三四个小时,才到了甲格。
颠簸中我清晰地记得雅鲁藏布江南岸遍野的杜鹃花、一片片松树、高大的核桃树和新鲜翠绿的核桃。偶尔看到亦称为雅鲁藏布江柏树的林芝巨柏等。古柏林在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是圣地,传说苯教开山祖师辛饶米保的生命树即是古柏,所以林中那些最大最古老的树身上总是缠挂着风马,树林中还到处是玛尼堆,常有信徒远道前来朝拜。
据说,米林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已经完成,起点为米林县南伊桥,由东向西沿雅鲁藏布江南岸逆流而行,主要控制点有余松、仲沙、里龙、卧龙、奔中、曲美单嘎、日旭、甲格、嘎村、洞嘎等乡镇,止于朗县县城,路线全长175.99公里,主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
当初,我们部队移防走了之后,先后驻过某师和某山地步兵旅炮兵团。现在大概除了台下的甲格兵站,再也没有部队了。
甲格美,美如画。
在甲格,我先后在宣传科和教导队呆了将近5年。如果不是亲临其境,很难体会到甲格的美。短短的5年,真是:
忘不了,甲格的山,甲格的水;
忘不了,甲格的天,甲格的云;
忘不了,甲格遍地的杜鹃花,甲格潺潺的小溪水:
忘不了,甲格的果园、甲格的菜地;
忘不了,甲格的营房,甲格的军号声……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军嫂杨亚萍写的《梦回甲格》一文,曾发表在《西藏日报》上。
这位军嫂用女人的细腻、军人的眼光、散文的笔著、优美的文字描写甲格,如泣如诉、真真切切,我不必在这里赘述了。下面是《梦回甲格》的原文: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1994
年底离藏回陕,转瞬已整整十年有余。十年之中,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城市生活,没有在我的脑海中烙下多么深的印迹。奇怪是的:随丈夫和女儿在偏僻闭塞、人烟稀少的甲格那六年的时光,却常常令我魂牵梦萦,情不能已。
说到甲格,没有到过西藏的人也许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地名。甲格只是西藏东南、米林县属、雅鲁藏布江边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记得初到甲格的那天,适逢1988
年的中秋和国庆同日。由于从拉萨到甲格一路翻山越岭,时断时通的山路加上近20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甲格时已经晚上12点多钟,我草草洗了洗便乏乏地睡去了。一觉醒来,已到次日正午时分,当我伸着懒腰、打着哈欠走出房门时,眼前的情景让我的神志有些模糊起来,我闭紧眼睛,摇摇脑袋,再使劲把眼晴睁大,这时,蓝缎波动的天空中,一群群苍鹰拍着双翅,“嘎嘎”的嘶鸣声从头顶直入耳际,空旷、深远、苍凉、缥缈。门前的小山堆中,桃林掩映下,两颗挂满不同果实的梨树中央,一棵三种果实的苹果树更是让人馋涎欲滴。抬眼远望,崇山峻岭之中,一排排松树、柏树、桦树、青岗在紫藤的缠绕下和无数叫不上名字的林木浑然一体,一串串红的、粉的、蓝的花儿点缀其中,那种雄伟、壮阔、郁郁葱葱的景象让你恍若置身仙境,油然而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无限感慨。
就是这种深深的感慨,让我不仅即时爱上了甲格,并且在这遥远的边陲村落,和丈夫、和他们的官兵一呆便是六年。六年中,随着女儿的呱呱坠地,我抱着女儿,站在甲格的东台。春季有:漫山遍野的桃花、杜鹃;夏季有:绿阴如盖的山峦、深谷;秋季有:硕果累累的核桃、苹果、梨子、葡萄、野草莓,压得弯弯的枝头出现那种不堪重负的疲态,让人对树身不免生出些许怜念。尤其到了冬季,不经意间,成片成片的林木被飘飘洒洒的白雪所覆盖,清透、纯净、祥瑞、圣洁的雪景,让人灵魂的尘埃在这一刻也会得到彻底的荡涤。
观景静思,心生情愫。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懂事,阳春三月,我牵着女儿的小手,拣来一袋一袋的干牛粪,将它们泡在一锹一锹钻出的南瓜窝里,看秧苗从石缝中破土冒尖,一天天长成圆枕样粗长的南瓜;又和丈夫、女儿一起,一锨锨将门前空地的石块铲出,开成不大的温室,挑来粪水,将小小的菜园侍弄得不论冬夏,小白菜鲜嫩、黄瓜脆甜、蒜苗青青、芹菜园绿、扁豆一尺有余、大葱青白分明……
甲格——六年,六年——甲格。六年的时光,在生命的长河中,也许只是萤光一点。但六年的甲格生活,在我的记忆中,是那么悠然,那么温馨,那么简单而又充实,那么平实而又绚丽,犹如刀刻斧凿一般,怎么都无法忘怀。我常常在梦里回到甲格,回到营区靶场那块晒得发烫的巨石床上,回到赶着羊群、挥着牧鞭的藏族朋友之中,回到甲格的山,甲格的水,甲格的营房、果园、菜地……我们怀念甲格,忘不了甲格。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带着女儿,再去甲格,重温过去的点点滴滴,并把甲格的美丽介绍给所有认识的友朋。”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B/channel19/91/200508/20/41359.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