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拉摄影图片旅游娱乐文化 |
分类: 阿拉宁波 |
慈湖,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北门口外的阚山脚下。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房琯为县令,房琯上任后,把慈溪县治迁至浮碧山以南,仿效古都长安一街一河双棋盘,公共建筑左文右武的格局重建县治,并下令开挖慈湖,以灌溉农田。

阚峰巍巍,慈水涟涟。走进慈湖,穿越千余年历史文脉,慈湖人文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汉代的董黯、阚泽,唐代的房琯,宋代的杨简、王安石,明代的罗贯中等历代名贤都在慈湖留下了踪迹,慈湖边的普济寺、慈湖书院遗址和董孝子井也曾写下“慈”的篇章,慈湖的历史,可以说是慈城的一部起源史。


师古亭:建于清乾隆36年(1771年),知县胡观澜重浚慈湖所建,为崇仰宋儒杨文元公(杨简)师道教泽、千古表率,故名师古。师古亭为六角重檐攒尖顶廊亭,戗式作法。12根石质柱子支撑起亭子,12只翼角高高翘起二副阶施平身科四攒,用抹角梁,结构独特精巧,师古亭与宋代开凿的慈湖相映成景,为古城慈城一标志性建筑。


“师古亭”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亭北石柱:“锦城环抱峰头翠,镜水平分涧底清。”亭南石柱:“三围秋色从中起,一片冰心望里收。”两副对联把慈城之美、慈湖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


宋代进士桂锡孙曾盛赞慈湖美景:“一碧浸空,千翠倒影,山含采而水含晖。”


摄影:阿拉摄影/2021.8.30
前一篇:漫步在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