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去哪儿了(文:紫情冬语)
越来越多的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生活的每一天都像在过年,想吃就吃,想穿就穿,再也没有以前过年的期盼。年味渐行渐远,如远离的日子,只留下定格的相片。
年味,是浓浓的亲情,是隔山隔水也隔不断的情。年味再淡,也冲不淡丝丝缕缕的亲情,走的再远,家在心中。回家过年,年味是一张薄薄的车票,年味是一箱满满的行李。奔波的越市离得越远,家离的越近。
年味是鞭炮的声声响,城市里禁了鞭炮,老家的鞭炮声时而响起,唤醒沉睡的春。年味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年味是对联红红报平安。
年味是除夕中午的水饺,水饺里包着辞旧迎新的期望,年味是除夕夜里的年夜饭,团聚的家人聊着天南海北。年味是一年一度的春晚,旧面容,新面孔,年,期盼又一年的吉祥如意!
年味是商场里购年货的人群,熙熙攘攘的穿梭,把年味带回家。年味是给家人买的新衣服,把年味溶入幸福的小情节。年味是年年杜鹃花艳,岁岁有今朝,迎着春天呼吸着花的芬芳。
年味是老家除夕夜的一根根挡门棍,年味是老家除夕夜庭院洒下的芝麻杆。年味是传统的风俗还在流传,年味是初一早起的敬天敬地敬诸神,年味是初一早饭后的串门拜年磕头。
记忆中的年味呢,那么浓郁的情节沉淀在记忆中,热闹的小村庄,笑容满面的左邻右舍。今,生活的村庄已成为历史的一页,取而代之的将是高楼大厦,住的近了,见面少了,生活越来越好了,乡情越来越淡了。
记忆中的年味是腊八祭灶年来到。年味是母亲三更早起和面煮豆馅的操劳,年味是母亲和邻居一起做花糕时的欢声笑语,年味是父亲烧地锅端出一笼一笼白馍的辛劳,年味是一锅一锅的馍香味,年味是追着新馍吃到撑饱的享受。
记忆中的年味是父母在灶台从早到晚忙碌的身影,年味是父母炸了一大篮的酥肉和丸子,年味是父亲擀皮母亲包水饺的画面,年味是厨房里漂来的肉味,夹杂着骨头的香气,年味是父亲用凉拌的骨头肉当下酒肴的情景。年年至,亲已远呀!
记忆中的年味是除夕换上母亲做的新衣服,年味是初一长辈给的压岁钱,年味是第一次在婆家过年的拘谨,年味是结婚的前一年第一次给父母磕头,婚后的每一年只在电话里给父母拜年,直至号码存在心里,再也拔不通亲情的电话。
年味是父辈的慢慢老去,年味是儿辈的渐渐成长,年,催大了孩子,催老了大人,年,让岁月添了白发几许。曾经以为年味渐行渐,细数盘点,年味在腊月日益温暖。我愿年味依旧,我愿亲情依旧,我愿时光依旧,我愿美好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