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布衣死相】每日点评 080510 上证的趋势

(2008-05-10 12:25:30)
标签:

证券/理财

杂谈

视觉/图片

趣味/幽默

期货

股市

股票

财经

分类: 【布衣死相】每日点评

【布衣死相】每日点评 080510 上证的趋势

2990点以来的三判断

基本观点一:5522开始遭受政策打压,指数出现一波快速下跌,在4195-4695反弹失败后开始第二波的趋势性杀跌,最终完成大型三波段于2990.5522是针对3404/3563-6124/6005的整理转入针对998/1004-6124/6005大型整理的拐点,也宣告了股改行情的失败和提前结束.由此,5522-2990下跌可看作相应的大型整理的第一阶段,或可按波浪称作A大浪.

基本观点二:2990完成A大浪即进入B大浪之B1.从目前运行的角度看,2990作为拐点或止跌点,而3296-3453缺口不被完全封闭是其充分和必要条件.作为局部反转性并在突破下降趋势线附近开出的突破性缺口,不能在回探时被彻底封闭.现有的缺口较大,与之前的3427-3462缺口形成对峙,更使得两缺口间的运行部分成为孤岛,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岛型反转,虽然不是典型的.

基本观点三:建立在以上两点之上,从2990开始的局部行情或针对性反弹,至少能够封闭4055-4068缺口,回抽4272/4427/4472是应该的,从形态上看,合理的针对性目标甚至是4695,考虑到上方存在的4818-4891缺口,也可能有个回补的过程.局部行情以1300-1700点为观察目标,4000之下相对安全,4500之上则需要极其小心.

基本观点四:局部行情不是个简单和短时间的过程,甚至可能在运行到4000之上出现一个失败而导致相对幅度较大的连续下跌过程,之后再出现一个延伸浪来针对反弹目标的攻击.大型的整理或可能产生横向的五浪,因此,我把单一的向上过程看作B1浪而不是简单的B大浪.当然,这个B1浪也是以基本五浪形式向上发展,虽然不是绝对的和完全规整简单的.从时间上看,我一直认为,5522-2990下跌超过三个月,那么,即使是针对4300-4700的第一次反弹,其用时也不会低于三个月,可能需要四到六个月的时间.这是个缓慢和复杂的过程,其间快慢相间涨跌反复仍然是个正常的多空对比的情况.超跌之后的反弹和反弹后的投资投机取舍以及可能出现的趋势性做多构成整个局部行情.

2990后的运行,应该已经完成一个初始构造作为未来对应上涨的标尺,当然,所有进一步看涨最起码建立在3300不被打破的前提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刚好对应本次2990以来的反弹情况.一为2990-3658,二为3453-3786,三则是攻击下降通道上轨压力暂时的失败.从这一角度看,则2990-3786作为初始反弹构造,目前所进行的是必要的针对性整理,并已经构成3786-3523-3693-,3693后的基准下跌介于3400-3450,即在缺口上沿附近.针对2990-3786的合理回调,强则在3450附近,弱可逼近3300.就目前看,指数回调仅至3523/3552,并有可能提前结束.

若指数已经完成相应回调,则更可乐观将目前的运行情况划分为2990-3658作为初始上涨构造,简化可称作局部行情的第一浪,那么,3453-3786则可作为三浪1,近日指数的回调看作三浪2,回调结束则成为三浪3,目标3857.若成立,则延续性的分析应该有3800-4100同样300多点的构造来完成整个第三浪.需要注意的是,指数即使暂时还没有完成回调,只要不打破现有结构能够止跌于3500一线,也可作如此理解.

暂时没有更好的看多路线,过于悲观的打破3300的极度恶化情况暂时也不作考虑.

之所以跌,是因为股价相对偏高甚至有些离奇;而之所以会涨,是因为资金总是充裕和必须通过做多来实现赢利,离奇的高股价并不是不能继续大涨.在现有的情况下,必须保持足够的谨慎和耐心,在安全前提下进行适量和适度的操作以谋取适可而止的赢利.

http://183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9/15/6/11a70f2a58c.jpg080510 上证的趋势" />

 

http://183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9/15/6/11a70f2a03a.jpg080510 上证的趋势"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