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布衣死相】每日点评 080127 上证的趋势

(2008-01-27 13:20:36)
标签:

体育

财经

杂谈

证券/理财

视觉/图片

趣味/幽默

股票

分类: 【布衣死相】每日点评

【布衣死相】每日点评 080127 上证的趋势

调整以来上证走势的再判断

首先需要说明/解决的是下跌起点问题,按下跌构造和目前运行情况看,可将6124回调止于5462后再向上,指数上涨失败于6005而转入下跌趋势进入大型调整中,因此,将6005作为调整起点来划分之后的运行波段似乎更为合理.

在之前的分析中,通常将6124作为下跌起点,一直是以6124-5462-6005-4778/4798作为A大浪看待,并把4798-5209-4812-5284-5158-5522作为B1,则5522-4510作为B2.这样的划分,目前而言仍然是可以接受的一种走势,但必须确认已经止跌,由于这个低点可以低于4778但不能偏离过远.此前的下跌是按量度目标4500/4600一线基准目标的,但止于4800一线,因此,本次下跌到达这样一个位置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如果下跌已经结束确认止跌而下跌尾巴不存在,则可认为4510进入B3中,局部小行情开始.

把5522-4510作为大C浪下跌看待同样是不能接受的,虽然这也是一种解释方法<若把5522-4510作为C大浪,则6124以来的调整时间不足,杀跌幅度不够(即使加上可能的下跌尾巴结构),而且此前B反弹时间短,目标低并不充分,C杀跌通常时间长表现为连续几乎无反弹的阴跌,因此似很难理解和接受,虽然暂时不能排除其微乎其微的可能>.C大浪的结束意味着调整的结束而进入新的大型上涨的开始,而目前看,似乎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在排除大C浪和认为B2也不可靠的情况下,寻找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和可能成为重点,虽然只要在4510止跌即可出现一个局部上涨结构/行情,暂时不构成更有利的指导作用,但理顺思路为下阶段作指引是必要的.

4510不能成为止跌点,则B2的说法不能成立,之后仍存在一个下跌尾巴构造,在打破4510后基准目标看齐4000/4100,在之间任何点出现下跌失败都是可能,不作详细解说.而指数站上4778/4812后确认有效止跌,则局部应该不会再出新低,而向上的反弹至少以5200为目标,有能力向5500一线进行突击,未来构成4600-5500区间运行格局是可能性极大的.

重点一:回到下跌起点6005,在趋势发生彻底变化以来,指数运行可按6005-4778/4798-5522-X看成一个A大浪下跌构造,X目前值为4510,或还存在一个下跌的尾巴构造,其中6005-5032-5453-4778/4798为a,4778/4798-5209-4812-5284-5158-5522则作为b,5522-5039-5200-4510作为c<若存在尾巴,则看为c1而尾巴作为c3来构成完整的c>.

b反弹以5453为基准目标,在向上看齐5600/5700目标时受阻于6124-6005连线而失败,其下跌趋势延续而引发c下跌,也就是说,一旦4510被确认止跌并进入反弹行情中,则以此立足点刚进入大型B浪调整中,这样,未来的区间整理才刚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之前曾经说,回调以4335上200/300点为目标但止于4778/4798没有完成,而这波下跌则达到4510似可理解和接受.

重点二:建立在4510止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未来的可能整理区间即一个大型震荡运行区间格局,4600-5500.

从现有格局上看,按5200作为多空均衡分界线,上可逐步看空而下偏离大可逐步作多.5200向上300点而向下600构成未来B大浪的整理主要区域,更宽广的区域则以5800和4000为上下极限,在新的大型行情来临前,5500/5800区域为高危区域,而在新行情来临前的打破4500向4000看齐的连续下跌可能是C大浪杀跌,杀跌结束后将逐步进入新行情中.

关于短线运行可能,若4510已经止跌被确认,在站上4800并封闭缺口或未完全完成而再次下跌,则基本可视为是针对4510开始的初始反弹的回调修正,应该可根据情况作一定介入,回探以4778-4812为多空反复中心,以4700一线为支撑.控制仓位进行一定和强势个股的必要参与,坚持在安全前提下的适度参与,立足于风险的可控制和可承受,以及安全赢利的逐步累积.

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7/12/16/11856a18450.jpg080127 上证的趋势"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