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闹市中的棚户区——驹章胡同

(2013-04-25 14:15:08)
标签:

北京老胡同

大宅门

旅游

分类: 游记篇

出于完全偶然的机会,在砖塔胡同鲁迅故居前,我路遇一位走街串巷的胡同迷,她告诉我:锣鼓巷已没了老胡同的感觉,要看原汁原味的老胡同,只有驹章胡同了。对于我这个在四环路附近长大的人,城里的胡同是个陌生的世界,再不去认真见识一下,恐怕就只有遗憾终身,于是我决定次日只身前往探个究竟。

按照事先的图上作业,正巧法华寺与驹章胡同相毗邻,我决定一并浏览。第二天,我来到天坛公园东门,见有一公交车站名为法华寺,于是向一位老北京打听法华寺,老头答道:“法华寺早就没了。”我听后将信将疑,不甘心地走到法华寺街上继续询问,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看到了坐北朝南的“法华寺”。据史料记载:法华寺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其建筑有山门,三层大殿和东、西配殿。山门为三开间歇山顶建筑,山门两次间为棂窗,正间券门上有匾额大兴法华寺。其后三进大殿均面阔三开间,并有前廊。东、西两侧配殿亦为三开间。除主要建筑外,东、西还有跨院,房屋数十间… 然而眼前的法华寺真是惨不忍睹,除了破烂不堪的山门(假如还能称之为)门楣上挂着一块崇文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铜牌外,如今这里已变成大杂院,院子里挤满了各式各样搭建的房屋,狭窄的过道将将够二人侧肩而行。说实话,这阵子我见过不少残存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护国寺、大慧寺等等;但是如此凄惨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还是头一遭。

 

http://s11/mw690/3fa46ab0gdb29605012da&6901 残破的法华寺山门

 http://s3/bmiddle/3fa46ab0gdb2967865762&690

2 如今法华寺仅存山门和西侧改做公司的大殿

 

順着法华寺向东步行不足 100,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胡同,便是驹章胡同。咋看上去,这条胡同很是一般,窄小不说,总长也就100多米,有几条支巷穿插其中,形成纵横交错之势。

http://s16/bmiddle/3fa46ab0gdb296c48f44f&690

3 驹章胡同街景

稍后,当你置身在胡同中时,会发现它的独特之处:虽然红桥闹事近在咫尺,而这里确实一幅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情景,胡同里十分寂静,鲜有人迹走动。胡同口站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见我手持相机东张西望,便一脸狐疑地打量着我问:“你是北京人吗?”我脑子里一下浮现起“小脚侦缉队”的形象,马上恭敬地回答:“大妈我是北京人,只是打小住在郊外,今天特意来看看胡同。”老妪闻罢,怏怏地扭头走向自家院门。沿着胡同走去,只见两边一水儿破旧房屋、院落,拥挤的住房,简陋的生活设施显而易见。胡同里鲜有人迹,显得很宁静,偶尔有人出现,听得出来都是老街坊间的问候。这里不但没有汽车(也可能是因为道路过于狭窄),甚至不见摩托车的踪影,就连公共厕所的密度都远不及别处的胡同,还有四处裸露的下水道(见图4),居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一斑,称得上是,当今北京绝对名副其实棚户区。

 http://s10/bmiddle/3fa46ab0gdb296d502f09&690

4 这是十多家的生活污水的出口,有点龙须沟的味道

http://s10/bmiddle/3fa46ab0gdb296e49b5e9&690 

5 这是一座少见的弧形转角建筑,岌岌可危

http://s11/bmiddle/3fa46ab0gdb296f47bf4a&690 

6 胡同里唯一的“大宅门”,好像租住给了外乡人

我漫步于小巷中,心里难免五味杂陈,在感叹他们生活环境低劣的同时,又领悟到驹章胡同另一个精神层面。首先发现,整条胡同里,除了入口处的一个修自行车摊外,没有任何商家,哪怕是路边小店,与一步之遥的红桥闹事判若两界,没有喧嚣嘈杂,让你有种“世外桃源”的别样氛围。

http://s12/bmiddle/3fa46ab0gdb297b54787b&690

7 男人、女人和狗,难得见到人在街上走动

再仔细观察,你还会注意到,胡同虽然年久失修,道路凹凸不平,居民基于生活所迫在道路两侧搭建了一些煤棚、储物棚等,可是他们却将街道打理的非常整洁。这让我想起一位香港朋友讲起的故事:很多年前,他碰到一对母女身穿打满补丁的衣裳在火车上乞讨,他二话没说,立即掏出10元钱递过去。我问为什么,他说,她们的衣服虽然破旧,但是洗得很干净,在精神上胜人一筹。

更难能可贵的是,透过许多细微之处,你可以感受到这条胡同的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他们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地利用空间,建在大树间隙中的储物间(见图8)整齐划一;自力更生改造无障碍阶梯,外加不锈钢扶手显得很有几分气派(见图9);

http://s6/bmiddle/3fa46ab0gdb297e0eeb65&690

图8 整齐划一的储物间

http://s12/mw690/3fa46ab0gdb298b76eb1b&690

图9  配有不锈钢扶手的无障碍门阶

还有这家大杂院门口(见图10),在我们看来不以为然的砖墙上大做文章,精打细算:镶金边的串联表明主人们对明天的期盼,大门右侧厨房门板上的即时贴,大概是一对奔波忙碌夫妻间相互交换“情报”的信息平台,厨房外壁钉子上分别吊挂着衣服掸子和拖布,说明他们爱干净的生活习惯,可惜大门左边挂着的那根木棍用途不详。看到大门垛子处铁管做成的扶手,可以断定院里住有耄耋老者,铁管扶手套的绒布,彰显出子女们的孝心,正可谓细微之处见真情。这也许就是北京胡同的精髓所在吧。

 http://s10/bmiddle/3fa46ab0gdb297f125eb9&690

10 大杂院特写—套绒布的扶手、拖把、掸子

 

我眼里的驹章胡同,可能是北京现存最老旧残破的胡同,是棚户区、是“龙须沟”;可我想说,它同时还是北京现今唯一原汁原味的胡同。我建议想亲密接触北京胡同的朋友们,抓紧时间来此转转,因为也许不久的将来,老胡同会在北京绝迹。

                       4.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