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口大豆赔本销售为哪般?

(2011-07-19 18:13:31)
标签:

财经

大豆

进口成本

分销价

融资

分类: 原创

    我国食用植物油的广大经营者,都很熟悉下面这样一组数字:

    7月18日,我国进口大豆完税理论成本,按九月船期到货,折算人民币为美豆天津港4565张家港4542元黄埔港4528,巴西豆4490、4467、4452元,八月船期到货的阿根廷豆4454、4431、4416元。

    一个月前即6月18日完税理论成本,按八月船期,折算人民币为美豆天津港4468张家港4445元黄埔港4430,巴西豆4318、4296、4281元,阿根廷豆4232、4210、4195元。

    当日,我国港口大豆分销成交普遍在4050-4250元/吨,各主要港口大豆分销价为,黄埔港4200、上海、福州、宁波、南通、张家港同价,连云港4150,天津港秦皇岛大连港4130、青岛港4100,龙口港4050。按当日分销价,分别比完税理论成本低天津港为424-435元,张家港、黄埔港均为231-342比一个月前的完税理论成本一般低天津港100 -338元,张家港10-225元,黄埔港高5元-低230元

    也就是说,一般来说,进口大豆理论成本4400元左右,分销成交价4000元左右,普遍的高差价400元左右。

对于这种有违经营常识的现象,有许多人无法理解。俗话说“从北京到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谁能干这种赔本买卖?

    有人试图解释这种状况:上述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存在差距。理论成本是按交易所“结算价”计算的,而实际“交易价”可能低于“结算价”。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但是长此以往,还是不能让人信服。谁有这般精明,使我国的进口大豆一直能够以“交易价”大大低于“结算价”而进行?这个谜长时间困扰着许多的经营者。

近期我国进口大豆大量压港,港口库存持续增加,引起多方关注。7月初 CCTV做了专题报道,截止上周(7月16日)港口库存大豆677万吨,比前一周在增加13万吨,比去年同期500多万吨增加100多万吨。

    有人在研究压港压库问题时,顺便使这个 “赔钱”赚吆喝的谜底终于被揭开了(此前申银万国曾和中华油脂网联合发表过一份大豆进口融资的调查报告)。

    据业内人士披露:大豆到港后,进口商们通常以比进口价低200元到300元的分销价格迅速抛售掉大豆换取现金回笼,利用进口大豆进行融资生利。

    简单来讲就是:获取远期信用证,借机人民币升值,利用订货销货时间差,贷款与还贷时间差,进入民间借贷市场赚取高比例利率差,弥补小比利进销货价差。这就是为什么港口分销价低于进口价的原因。(进口大豆“融资”利润惊人——《中国经营报》2011.7.18)

    这种经营的一个客观好处是,至少在目前终端小包装食用油限价的情况下,大豆融资行为压低了国内市场大豆价格,减少了油脂加工企业的亏损程度。

    在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我们的分析研究、政策管理再也不能就事论事了。

 

    顺便还有一个问题:我国大豆进口量是否超出国内实际需求量。

    还是在7月18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报告称,中国2011年大豆进口量预计为5100万吨,比去年降低378万吨或6.9%,为2004年之后首次降低。预计2012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重新增至5400万吨。

    在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国内大豆生产预计下降10-20%的情况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研究竟然预计我国大豆进口量减少,为什么?就是因为我国大豆需求量原来被高估了,有一部分炒作成分。我们原来估计为至少10%,现在也被实际经营者揭开了。

    业内人士称,在目前的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中,有近30%~40%的量属于融资性进口。“我个人觉得,现在进口大豆的数量中大概有10%到20%是用于融资的。一方面,对于中小型进口商来说,银行开具信用证的门槛较高,而且,大豆进口的代理费用也比较高,一般贸易商无法承担,只有少数优势企业才有实力操作。”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如是说。

    据国家有关部门报告,大豆是我国粮食市场放开最早的品种,我国进口大豆最初是为了促进发展现代养殖业,以豆粕补充蛋白饲料的不足。豆油的需求是次要的,多余的还可以出口。现在情况反过来了,大豆问题中,豆油影响越来越多,豆粕退居次要。原来是豆油外销不易,哪有在国内销售容易?人均食油消费水平一年提高一斤,就是多么大的数字。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在无休止地吹捧这个市场。美国农业部发布6月份供需报告预期2011/2012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5800万吨。大大高于我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期数。在国际政治经济复杂的大环境中,我们不能不保持几分粮食之外的冷静。

 

2011.7.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