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学中的新理论--突变理论(转)
(2010-07-07 21:35:59)
标签:
教育 |
|
|
|
|
|
托姆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拓扑学家,他以协边理论的创造驰名于世。60年代以来,他致力于高维空间曲面的研究,用微分拓扑的方法分析曲面的奇点,并进行分类。托姆提出,发生在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四个因子控制下的突变,有七种突变类型:折迭突变、尖顶突变、燕尾突变、蝴蝶突变、双曲脐型突变、椭圆脐型突变以及抛物脐型突变等。例如,水由液体转化为气体、甚至由液体凝结为固体,水的这几种质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模型,可用突变理论中的尖顶突变来描述。在光学中,一束光线(即一小组相邻的光线)有可能是以某种方式聚焦的,于是,它们汇集在一个平面上,甚至一条线上或一个点上,而不再充满于一个空间区域。它的强度可以很大,如果你拿一个放大镜放在阳光下,光线被聚集照射在纸片上,不一会纸片就会燃烧起来。与聚焦现象相反的是散焦现象。使一束光线聚焦或散焦的曲面分别称为焦聚面与焦散面。在光学中,借助于突变理论找到了光的焦聚散面的全部可能形式,这是突变理论应用到光学研究中的著名成果之一。夏日雨过天晴,在蔚蓝的天空中常常会出现一条五彩缤纷的彩虹。我们知道,虹是由于阳光照射到空中的水滴里,发生反射与折射而造成的;当我们在平静无风的海面航行或站在海边瞭望,往往会看到空中映现出远方船舶、岛屿、或城郭楼台的映像;在沙漠里旅行,有时也会发现远处突然有一片湖水,湖面树影摇曳。可是大风一起,这些景象就突然消失了,原来这是一种幻景,人们称为海市蜃楼。海市蜃楼的产生也是光线反射和折射的结果。另外据报导,在中纬度和低纬度的海区,在海深一千米左右处存在一个稳定的声道(这是海中的某一水层,声音能够被限制在这个“通道”内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而不会“溢”出去),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在深海中存在一个稳定的极小声音速度层的缘故。实际上,雨过天晴出现的彩虹和海市蜃楼的形成都与散焦有关,深海声道的产生也涉及到声波的散焦,而散焦现象是可以用尖顶型突变来解释的,也就是说,光与声的散焦是一种突变过程。氢氧化物的水溶液有三种基本性质:强酸性;强碱性;不电离。显然,只要选择适当的控制变量,在控制平面上这些性质存在的中介状态,即弱碱、弱酸和两性区的分布应用蝴蝶突变来描述。尖顶突变型和蝴蝶突变型是几种质态之间能够可逆转化的模型。自然界还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比如死亡是一种突变,活人可以变为死人,反过来却不行。这一类过程可以用折迭突变型、燕尾突变型等势函数最高为奇次的模型来把握质量互便过程。突变理论解释的题目涉及到胚胎学、人性学、医学、生态学、地质学、地震学、光学、化学、协同学、激光、船舶稳定,以至囚犯骚动、战争爆发、市场崩溃等等,几乎无所不包。突变理论的研究对于深入讨论哲学上的质量互变规律,有很大意义。一百年前,黑格尔从大量的现象中第一次概括出质量互变规律,然而,一直没有出现过阐述这条规律的数学理论。所以,深入地研究突变理论,并从中吸取营养,将会促进质量互变理论的发展。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