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爱自已
(2014-11-12 16:34:54)
标签:
情感 |
分类: 小学一年级 |
助人为乐,举手之劳
昨天晚上,宝贝临睡之前很自然的表达出她对白天的一件事很满意,那就是一个同学在操场上跑步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之后宝贝上前去把她扶起来,再用口袋里的湿巾帮她擦试干净。对于孩子主动帮助别人,我夸了她。
呵呵,我心里笑开了,像一天当中最满意自已是帮到谁谁谁的这样的情景和描述,宝贝已经两次向我描述了。
这是一个很雷同的画面,前些天曾经发生在我身上,所以我确定是孩子向我学呢。
前一段时间,我休息了一天,之后晚饭时候老公问我这一天过的如何,我漫不经心的说,这一天过的一般般,也就只有那么一件事情我对自已还比较满意,算是比较开心,听到这里我老公和宝贝把耳朵都凑过来了,他们还以为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大事或是上演一幕什么泡沫剧呢,我告诉他们我今天在扶梯上提醒了一个老人的鞋带松了需要重新绑一下!看着他们父子俩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样子我笑开了,我知道这件事当然不在他们思考范围内,或者至少和我能刮上一点边的事!哈哈!
看上去提醒人家绑鞋带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这中间我也经历了小小的思想活动的,如果没有这些小小思想活动,我可能也没有这样开心的心情。我的思想经历是这样的:当我走出超市的时候,在扶梯上,我看到我眼前有一个近七八十岁的老人的鞋带松开了,站在他的正前方的那位好像是他儿子,但明显没看到这件事。当时我就想,是不是算多管闲事?如果不管,那万一老人走路的时候另一只脚踩到这个鞋带的时候摔倒了怎么办?那他的家人得多着急啊?但如果人家不理我,闲我多管闲事,那我得多尴尬呀?
但是老人摔倒的可能性还是让我无法置之不理,所以在那一刹那间决定索性不想那么多了。
当扶梯到达一层的时候,我轻轻的告诉他的儿子:老人的鞋带松开了。他儿子一听马上把老人扶在手里,之后很认真很认真很缓慢很缓慢(好像是怕老人听不明白而且怕老人感到紧张)的告诉老人他的鞋带松开了,现在要注意脚下,别踩到鞋带。就这样,他扶着老人走到了一个角落里,之后我就走掉了。这时我的心情这个愉悦呀,至少我又帮到了老人而且人家也没有怪我多管闲事,从人家的反应看上去,这件事的重要程度和我期待的是一样的呢!
当我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他们父子俩的时候,虽然当时他们不以为然且认为这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是从宝贝两次向我描述她白天也有这样类似的行为让她开心满意的时候,我明白这是小家伙在学我哪!
爱到极致是放手
孩子转眼已经七周岁了,上了小学一年级,现在真是差不多什么都懂了,尤其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最近经常会这样跟她沟通:宝贝,妈妈想和你聊聊学习计划的事情,你如果想听听我就说,如果不想听,那什么时候想听就告诉我我再说好吗?有时候,睿睿想听,有时候不想听。我一般是见好就收,看见人家烦了就马上打住。这两天小家伙干脆不让我张嘴了。我明白这是学习上的压力所致,上了一天学,谁想回家以后还要再碰书本哪?就像是我工作了一天,谁还想回家以后再忙工作的事哪?听都不想听了。所以人家让我打住就打住。
现在越发觉得小家伙已经不需要我的各种所谓的建议和计划了,她心里清楚有数的很。
爱到极致应该是放手吧。该放手啦,不能让我的爱牵绊住她。
刚刚网购的一大堆书,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
学习上的事,就安排给她的奶奶去发挥余热吧。
计划合理性的事,我也没有必要再唠唠叨叨了,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她清楚的很。
我把关注点放在自已身上这个想法已经有一个月了,现在也该落实到行动上了。今天晚上就开展第一项行动,把家里的书整理出来!
教育与控制
看看市面上那些泛滥成灾的教子书籍,现在想想,真是觉得其实应该换成教导家长们如何呵护自已才对。
像我这样的妈妈们在成为妈妈以后,真是惶恐不知所措,不了解如何当个好妈妈,如何更好的从生活上更重要的是从教育上能够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起初的几年真是心里眼里的世界都乱了套,只能拼命一股脑的灌育儿知识,一切只是为了爱,在教育的过程中绞尽脑汁“引导”孩子,想方设法说服孩子,以为这就是方法。
现在回过头来看,有时候真是“塞”给孩子的真是太多了,塞吃塞喝塞道理!
孩子还只是孩子,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幸好上帝送给我一个乖巧懂事的宝贝,反抗性没有那么强烈,所以到目前为止,我的各种招数尚且管用。
但此时,我看清楚了了自已的所谓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我的教育没有摆脱对孩子的种种控制。
我看到未来我会和很多家长一样:日积月累,当我们的所谓的“道理”与“做法”不那么奏效的时候,当孩子成长起来,不愿意当木偶被动接受时,焦虑感上来了,认为孩子出问题了,开始研究孩子,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往自已预期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与感情,同时还夹杂着各种挣扎、无奈与迷茫。
如今看来,本末倒置的原因是我们丢失了自已。但也没有必要自责,因为这不是我们主观上愿意,只是被动应对新的局面。这并不是错误,我可以将这段过程视为一个学习的经历,在这个经历里,必然不可能全都是捷径,必然有弯路,弯路也是一种学习,在弯路中可能收获的会更多。
我看到了我对孩子的控制,就是学习上的一个进步,也是一个结果。有的人说:看到,有时候就会自然摆脱了。但是我知道未必如此,慢慢来吧。
放弃对原生家庭的执着
今天从父亲那里回来,心情也一直不能平静。
当我去孩子相处的时候,经常母爱泛滥丢失自已;当我与父母相处的时候,经常想去更多的关注自已,追求自已想要的。现在看来,爱的表达一直是错位的。追本朔源,我是孩子的源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不能丢掉自已;同时我的父母也是我的源头,我在与父母相处的时候,要关注父母是需要关心的主体。
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我就不那么拧巴了。
同时也不能过于执着原生家庭的问题,越执着越理不清,毕竟人在局中。
总想抓住什么,往往什么都抓不住。
看着父亲孤独的眼神,抛除各种情绪以外,我觉得我至少有一件事没有做好,那就是多来看看他。我也知道我和哥哥的心结,我们心里有太多无法放下的东西。这份原生家庭带给了我和哥哥很多的伤害,当然不是父母主观上故意的,事实上他们为了维份婚姻也付出了一生的代价,如今落得两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孤单影只的生活着,而且都是:不快乐着!
这份不快乐,就像一个磁场,我和哥哥本能的想逃避,但是越是想逃避,父母的状况就越差,我们的孝心就促使我们不得不回来面对,于是又感受到了磁场的力量,又想逃脱。我们与父母就是这样纠缠不休着。
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能量传递一说的,我们和父母之间就是有着这种莫名的能量在传递中,小时候,因为父母的种种,我们感受不到他们的爱,只能感受到他们的怨恨和我们的无助,父母的爱无法传递给我们;长大了,现在父母想让多看看我们几眼,但是童年的负面情绪积累的太多了,我们的爱也无法传递到父母那里;我们尤其是哥哥总想把儿时无法办到的事情(扭转他二人父妻关系的局面)现在努力去做了,于是见了面就是各种劝说以及教育,我们彼此的爱的能量都在受阻。。。
每每和父母打过交道,我就会萌生上面的感受。
我问自已:这个状况要到什么时候能结束?难道要等到我们失去以后才可以?
我们无力改变的是我们儿时发生的一切以及带给我们伤害的感觉,但我觉得我可以去做的是感恩,至少感恩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苦,以及他们所坚持的婚姻。至少这是我可以做的,如果说抛弃原生家庭的感觉实在有悖于自已的真实感受的话,那么就算做是理顺我们彼此爱的能量吧,不要再让爱的传递错位。当年的爱无法传递给我们,就让它过去吧。现在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让我们的爱传递给父母。相信理顺了爱的能量,让能量在我们之间正常的传递,我们的原生家庭也好内心感受也罢,都会产生变化的。
需要学着去学会爱父母,爱自已。
如果无法爱好父母和自已,同样我们深爱着的孩子也无法爱自已和爱我们。
学会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