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付出也是一种暴力
(2010-06-01 07:14:04)
标签:
教育 |
分类: 幼儿园时期 |
文/孙越
我是一个很奇怪的母亲,因为我总爱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关于付出的问题就被我一顿早饭给颠覆了。
场景:前几天我们去吃睿睿最爱吃的蒸饺,当我们付完钱坐下来的时候,睿睿吃着吃着就改为只吃馅了,她说里面的馅更好吃。看着被她弄掉馅的蒸饺皮,我忍不住把我的筷子伸向了它们,同时我莫明其妙的想到了两个字:“付出”,更可笑得是我的脑中闪过老一辈孩子吃肉父母却吃咸菜的画面。。。。。。
反思:过去的年代物质馈乏,所以我们的父母都会有意识的“牺牲”自已,成全孩子,我们称之为付出。如今这种“付出”已经遗传到我们这辈年轻妈妈的意识当中了,我会无意识的做出一些“付出”的举动,比如今天的这个事儿。
但是因为已经养成了时时反省自已的习惯,所以我会下意识的想:孩子吃馅自已却在吃皮,这种算是付出吗?如果是的话,那这种付出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意义的话,这样的付出在内心堆积得久了,是不是会加在孩子身上然后等着哪天一起算总帐?
很多父母都会习惯的跟她们的孩子说为了她们付出了很多很多,然后因为这些很多很多付出就要求孩子必须怎样怎样,这是一种变相的暴力!
其实有很多种“付出”我们可以不必付出的。比如类似今天的事。
我们往孩子身上加注的东西越少(最好没有),对孩子才越公平,大家处理问题的时候才更会冷静、更理智。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不必付出的,尤其现在已经是一个物质过盛的年代。
调整1:正是有了这种想法,我当时让自已做了道选择题,我告诉自已可以做其中任何一种选择,但是自已必须明白,这两种选择都和孩子无关。
A 再点新的蒸饺吃;B 看着浪费就把剩下的皮儿吃掉。
结果当然是我把剩下的皮儿吃掉了,因为看着浪费真是过不去眼。但是这时的心情就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因为是自已选择吃的,而不是为了孩子吃的。
呵呵,我笑着对自已说,可怜的睿睿并不会意识到她的妈妈今早上差点就在精神上给她加注了无形的东西—这种东西被美其名曰地叫做“付出”。
同样是基于这种心理,我们后来在另外一个地方吃早餐的时候,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和睿睿一起吃一个咸鸭蛋,而是又重新点了一个。此后在任何一个地方点餐时,只要睿睿把我的某样东西吃了,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再点。
调整2:看见睿睿拥有的好玩的玩吃的,我在羡慕的同时也有一种嫉妒,但我知道这不是睿睿造成的,是年代造成的。于是我也不打算掩饰我的嫉妒心理,我会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就会偷吃一些她的零食。而且在吃的时候我好开心,准确的说是我满足了我的一点补偿心理!所以睿睿的零食经常会少一些,而我更是在家人面前毫不掩饰的偷吃。
调整3:看着我每天花很多心思学习早教,同事李静说她肯定不会像我一样为孩子付出这么多。我听到她用的是“付出”这两个字眼,我知道她不会理解的,因为我不是在付出,是我的责任感驱使我学习,而且我喜欢学习,更喜欢为孩子改变,但是我想做一个合格的母亲的努力跟孩子无关,这谈不上付出。所以我将来也不会用我今天学了多少东西的事做为付出从而去要求我的孩子如何如何。
调整4:释放自已
在从睿睿那么多的漂亮衣服里选出一件给她穿上的时候,我也会把自已打扮一下。。。。。。
在给睿睿买看上去很好吃的饼干的时候,我会买一份,我们一人一份,睿睿也很高兴我们俩一起分享。。。。。。。
在给睿睿买包包的时候,我也会给自已买一个漂亮的包包。。。。。。
最近我这样的举动特别多。。。。。。。
而当我做些时候,不仅我自已开心,睿睿看见我开心她也很开心。
所以,不压抑自已,不仅对自已公平,对孩子也公平。
因为压抑自已对孩子就是一种变相的暴力,压抑的情绪积的久了就像是一颗颗炸弹,谁也不晓得什么时候会对孩子爆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