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日子里之三
(2024-12-06 18:10:38)
标签:
香港城市 |
在香港一些热闹的街道旁可以看到直接兑换外币的小门脸,门脸玻璃窗上显示着当天的货币汇率,看了一眼大都是人民币、港币、美元等币种间的兑换。
我直接感觉到汇率的起伏。刚到香港支付3.2港元需要支付2.91人民币,在特朗普胜选后同样是支付3.2港元,需要支付人民币2.97元。
百姓日常生活中无论乘车还是购物支付的方式主要是八达通卡和现金。用八达通支付时只要往收款器上一放,即可完成。人手一卡走遍香港。八达通需要按时充值,充值时不用到银行或者什么国家机构而是在专门设立在普通便利店里即可。现金,有些商家只收现金和八达通。现在可以用微信及支付宝,这样有个好处,内地人不用兑换港币,在支付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兑换,但有些商铺不支持,还是要带些现金,这样更方便。
微信与支付宝中的信息一旦泄露,犯罪分子分分钟会让你损失惨重,这也是有些地区与人不愿用的主要原因。
让我不爽的时刻就是在花钱的时候感觉口袋里的钱太不禁花,买一棵元葱要四五块钱,半颗圆白菜,要四块多。坐公交车与地铁时,老人小孩半价优惠,部分车辆不优惠,一趟下来怎么也得花上十几块二十几块钱。还有一种有轨电车,售票器在车站,只能使用八达通和现金,等车时可以根据需要购买车票,上车后没有人检票。听说这里的公共交通车是准许营利的。
城市建设方面有一项很让人佩服的事情,就是每家每户用来冲马桶的水是专用管道提供的,当地叫海水。我估计是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是免费的。别看这一小小的举措,需要两套供水系统向城市居民供水,让我说难度很大,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种节约用水的举措会真正惠及子孙。听说这一措施已经实行多年。
还发现,个别地方的高架桥距离居民楼很近,近到一个凉衣杆就可以够到,没有隔音板隔离汽车行走产生的噪音。但这里的窗子隔音效果很好,只要你把窗子关上,外面的噪音一下子就会消失。
建筑用支架材料都是竹子,没有看到有铁管材料。实际这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除了环保,再就是安全系数高,重量轻,在搭架子或运输时一旦不慎不会给人造成更大伤害。
一旦出现人工伤亡事故,就会在地方新闻里报道,这样更便于民众监督和相关部门及时处理解决这些问题。
在建筑工地里,防尘的方法很简单,破碎机在捣碎石块或水泥块时,会有一个人拿着高压水枪站在一旁,当捣碎过程有灰尘扬起时,这人会打开水枪对着扬尘点浇,直到扬尘消失,消失后关上水枪,灰尘再扬起时再打开水枪,就这样反反复复保持着灰尘不会飞扬到周边,也保证工地不会积水。工地里的土方保持着湿润状态,在装载土方时,装载量不会高过车帮,还要略低一些,也不会产生飞尘,盖子会轻松盖好。行驶在路上的渣土车不会有渣土洒落。
如果受到楼上邻居漏水侵害时,受害者会向相关政府机构报告,由政府机构出具书面报告通知施害者限期改正。
在马路边上和路中间的雨水篦子与井盖,从视觉上感受,让你非常踏实,有的井盖上的铜标签被踩的似铜镜,踩上去没有丝毫不安全感,不会产生要绕着走的念想。厚厚的,重重的,百年不会损坏。
这里看不到骑着电动车满大街跑的快递小哥,外卖也很少看到,偶尔能看到骑自行车送快递、送外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