镡凤仪
说来也够惭愧的,《放生》发表好多年了,最近几天才看到,好在小说这东西不象时装,搁那儿时间长了就没人打听了。小说搁久了,还有人打听阅读这证明是好东西,沉淀的越久味道越浓。看完《放生》后想写点什么,抒发一点情绪,有人说情绪怎么好抒发呢,之所以我要用这个词,因为我感觉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心中之事。尽管小说里没有提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道德,却让我想起这样两件事。也许作家陈建功想到了,他就是要表达这两件事。
其实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读者从中读到了什么。幸福不是买来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是我看完小说后下的定义。故事的主人公,老爷子高楼大厦往着,电梯坐着,吃喝不愁,想吃什么有孝顺儿子给买,可老爷子偏偏感觉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就一个,没地方蹓鸟。北京许多的老爷子喜欢养鸟,每天把蹓鸟当成了功课,一到点老爷子们就提着自家养的小鸟来到草地上小树林里把鸟笼子挂在树叉上,然后听鸟叫,还爱对别人家的鸟评头论足,尽管有时争的脸红脖子粗,过了,又好上了。说实话,他们也就这点乐子。
儿孙们都长大了,用不着为他们操心了,唯一的事情就是为自己找点乐子,所以他们每天就把蹓鸟当回事儿,忙的不亦乐乎。电梯坏了,老爷子下不了楼,就在楼道里提着鸟笼子蹓鸟。可是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把他们能够蹓鸟的地方都给用推土机给推了,要蹓鸟得到很远的地方。你总不能专门为老人买辆汽车,开着车去蹓鸟吧。再说了北京交通够堵的了,再加上一群老爷子开着车,车上再挂上几只鸟笼子穿行在水泥峡谷里,得把那些正赶着上班,办事的驾车族给气死,我们正着急上火呢,你老人家闲情逸致开车蹓鸟,这不成心添堵吗。再说还得搭一司机。被逼无奈,老爷子将小鸟放生。放生后的老爷子整天忧心忡忡,总感觉生活中缺点什么。啥时候找到能让老爷子乐起来的事儿,我们不知道,陈建功没写,只能想象。不禁要问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可他们心里那点事儿丰富了吗?
第二件就是“面儿”。这北京的老爷子们无论做什么都讲究个面儿,只要面儿上的事过去了怎么都行。也可以说这是北京老爷子们做事的底线。为了面儿的事可以打掉牙往肚子里咽,面儿是一个标准。同在一个北京城就有一些人不顾面儿的事儿栽了。部分高官们平日里一个个体面风光,可私底下干着不那么光彩体面的事儿,结果一个个被揪出来送进法院。用北京老爷子们的标准衡量,他的面儿丢大了。
虽说讲面子是件虚荣的事,可在北京的老爷子们眼里面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人活在世上就要争这个面,如果没了这个面儿你人都别想做。看眼下国企内的高官们,把自己的工资定的比国家领导人还高,净让自己体面风光了。而那些普通工人辛苦一辈子也挣不了他们一年的工资,挣扎在生存线上,他们能体面风光的生活吗。奉劝那些现在体面的国企领导们,赶紧悬崖勒马,收拾残局,别等着纪委和法院的人来找你们,到那时你们可就要真的栽面儿了而且栽的是大面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