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背景介绍: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看的,楼主是一个面临小升初的孩子的妈妈,从中提取一些对兜兜教育适用的观点,以供在日常中采纳,教育孩子是要学习的,而不是凭冲动和固有的模式。孩子的成长轨迹是单向的,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当试验品。
如果孩子提前认识字了,那么拼音对他略显的不重要了,一定要孩子打好扎实的拼音基础。
家长尤其应该重视的是,让孩子练习写一手好字。这种习惯以后会在他们三年级以后参加各种考级,比赛,考试过程中得到很多实惠。写字也是检阅孩子是否认真学习的一个标准,尽量从一年级下学期就不再给孩子检查作业,让他知道学习好完全是自己的功劳,但是家长会随时抽查作业的字,写字不好的那天,错误率肯定高,一定不会错。为了养成这个习惯,我培养兜兜现在的学习就尽量脱离妈妈陪的阶段,那天下围棋的时候,兜兜让妈妈跟他进去一起学,因为受到了前人的指引,我告诉他,你如果想成为高手,只能靠你自己,妈妈帮不上你,因为你比妈妈更聪明。他很听话的进去听了。
不去学珠心算,因为与传统的数学方法完全不同,有时操作方式甚至正好相反,这在儿童入学初期造成很大的困扰。
学英语
妈妈是中国人,老师也是中国人,发音都有问题,所以学外语发音的时候听磁带的,那是外国人录,只有他才是对的,你只要模仿的像就行了,像学小猫、小狗叫一样,越像越好。于是小鱼把这个当成游戏和挑战,不学到像不罢休,无形中成就了充分的听读,又摆脱了对我的依赖,和对老师的依赖。
ABC的老师,在国展那边杜婧,可以考虑联系一下。
入学近四年以来,我都不遗余力的在周围的人们中间推行诵读学习法。不仅仅是因为诵读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的千般好处,而是我总觉得,诵读一向在我国古代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只是近代西风东进,摇头晃脑的读书方式才被文艺作品当作笑料来展现。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种方式存在千年,从唐宋到民国,难道真是毫无价值的吗?
今天我终于为我的论点找到了科学依据,在这里展现给大家。以下内容摘自《大众健康》。
近年来,朗诵已经在日本被视为健体健心、受益无穷的活动,给地都办起了不同形式的民间朗诵组织,甚至连小学也恢复了朗读课。
日本人之所以对朗诵如此情有独钟,是因为健康学家认为:朗诵犹如“健身体操”,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状态;朗诵就像唱歌,能增加肺活量,使全身通畅,有怡情养性的独特作用;朗诵还是一种“思维体操”,特别有助于减轻老人“黄昏思维”的精神压力,锻炼老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
日本川葛隆太教授研究发现,认为在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如果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朗读,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提高学生注意力,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
帖子主人对孩子培养的点滴摘录:
英语学习中成功的运用了诵读。从开始模仿磁带,到后来获得了自己的语感,创造性的阅读,大约经历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期间基本保持每周诵读时间超过1.5小时。三年级以前,除了校内学习也没有课外学习类的补习,后来小升初形式渐渐紧张,经常诵读已经自然背下了学校的所有英语课文,并且跟着磁带自学了清华的儿童英语读物《开心小读者》1-2册,读音方面除语速外基本上达到本土学生的水平。所以我在权衡之下决定直接插班剑桥英语二级下册,另外的原因是那个班上有熟悉的同学,可以减轻学习压力。结果她基本在三次课后跟上了进度,并很快进入了第一梯队。三年级的假期我们没有报培训班依然是疯玩,但是,原来班上的同学进度已经超过了,在跟小鱼沟通之后,我决定跳级,直接跳过剑桥英语三级下册的内容,学习剑桥中学英语一级,依然跟原来的同学同班。但是前提是小鱼答应我将三级下的教材通读数遍,基本复述流利,事实上她也做到了,所以我们的跳级也很顺利,又和原来的同学一个水平了,还为我节省了英语培训的费用。
从三年级开始参加培训,至今共参加学习培训5期,共花费7000多元,但是小鱼现在的英语水平与那些从4、5岁开始学习多年的孩子们相差无几,是三一口语五级水平,语法方面大概在初中一年级的水平,除语法、写作外,在听力和口语方面已经超过了我。
孩子的记忆力都是很好的,小鱼从来没有机械的背诵过任何东西,都是诵读数遍后自然背下来的,单词也是。所以她从未觉得英语学习是负担,由于发音好,课文熟悉,上课常常得到老师表扬,有时甚至被老师当做“录音机”。这也让她在同学面前很自信,也是她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希望更多的家长看到我的经验后,能够加入到诵读学习的队伍中来,让孩子轻松的进行文科的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最初学英语的时候,启蒙老师最好是喜欢用自然拼读教学的,掌握这种方法后,背单词非常简单,基本上读的出来就写的出来,只要对付不符合发音规则的单词就行了。自然拼音班对初学英语的孩子也是有效的,后面效果就不明显了,因为你的习惯已经养成,改起来不太容易
第三个误区,看教材不看老师。交钱走人不问结果。
很多家长初学外语文的最多的是我应该学什么教材、上哪个机构学,而不问老师。
其实学什么教材,英语的语法就那么多,殊途同归,就像学语文一样,无论是北师大版还是人教版、苏教版最终还是主谓宾定状补吗,关键还是由什么样的老师来解读。
家长选课应该做到,找学过的同学推荐老师,然后试听课,再给孩子报班。学习效果好的话应该继续跟下去,不好当机立断马上换。
确定老师以后,你可以不辅导,但是不能不督促,比如课外班的作业要完成,有时间的话最好预习,查查生单词,听听磁带其实也挺简单的,但是不做的话,效果就差多了,要想学费物有所值,家长们还是坚持一下吧。对孩子的好处也是大大的,预习了听课和不预习效果不同不说,现在老师上课一般都有奖励机制,孩子应该会有所收获吧,对他也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