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记事本(一)

(2011-02-28 17:26:32)
标签:

转载

学习
原文地址:记事本(一)作者:旋风_7

 

 

顺其自然是对的。谁不愿意顺其自然呢?谁又能真正领悟顺其自然呢?

        如果仅仅是随意放养,就能达到教育的“顺其自然”,那世界上就没有什么“顺其自然”可言了。

        顺其自然地放养孩子,谁都会做;难的是“顺其自然”式的教育方式。

        顺其自然地让孩子学会知识,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难题,但其实早有人服了这个难题。

        智力、情商、品德三者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我们不能因为看见别的小孩很聪明,就立马否定人家的情商和品德不是吗?更不要看到别人的成功就立马说人家缺少七彩童年之类的话了。

 

 

 

2011年幼升小测试模拟题(一)

1、有一辆地铁列车由东往西行驶,列车的左侧车门是朝哪个方向开呢?

     先解释一下第一套题中的第一道:原题既然说是列车由东向西行驶,那么坐在车里的人只要面向西站着,他左侧的方向就是列车的左侧方向了。这道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理解什么是左侧车门了。地铁中经常会通知:到达某站后,列车将开启左侧车门之类的话。有些乘客不理解啥叫左侧车门,结果依然依靠在左侧车门上,这样是非常危险的。我出这道题,也有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的意思。
    知道了东和西,南和北竟然还不知道,这是难以想象的。我们每天都在看太阳,太阳先出现在东方,然后是南方,然后是西方。东南西北是顺时针的。你面向西,背朝东,由后向前地按顺时针画,左侧的方向肯定是南。这个问题简单地很。很多人之所以糊涂,是因为自己把问题弄复杂了。

2、仔细听老师读英语(老师仅读一遍),看看你能不能复述下来:

We are arriving at CHAOYANGMEN,please get off the train.

3、跷跷板的一端坐着两个体重各为40斤重的小孩,另一端坐着一个体重为120斤的大人。你有什么办法让桥跷跷板平衡起来?

4、一个三角形,中间画一笔后,变成了几个三角形?

5、你最想发明的是什么东西?想实现什么样的功能?

6、请自己拨电话号码,查询当天的天气预报,并复述所查询的内容。

7、请和家长合作一个肢体运动的技巧动作。

8、小明的妈妈今年36岁,小明的爸爸比小明妈妈大6岁,4年以后,小明的爸爸多大年纪?

9、假如我告诉你,36万加72万等于108万,你能告诉我108万减去72万等于多少吗?

10、用你最喜欢的动物编个故事吧。

 

2011年幼升小测试模拟题(二)

1、请告诉老师,你刚才来学校是坐什么交通工具,经过了那几个地方?

2、下面字母的英语读音和汉语拼音的读音分别是什么:b
c
d
e
f
u
h
o

3、把下面的词组按属性进行分类:香蕉、海马、四川、苹果、兔子、汶川

4、画个圆吧,你想借用什么工具呢?

5、请听故事:小丽邀请小明到家里玩,小明一进小丽家就到处翻找东西,还穿着鞋就上了小丽的床。小明离开的时候,这个屋子里到处都是玩具,小明对小丽说:“你慢慢收拾玩具吧,我要回家了。”说完就离开了小丽家。你认为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

6、请查询一下今天的天气预报,并告诉老师今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7、小明想让爸爸抱,爸爸说:“我手里已经提着很沉的东西了,根本抱不动你的。”小明说:“爸爸,我帮你抱东西,你就可以抱得动我了。”小明出的这个主意对吗?为什么?

8、16-()=8
18-()=9
8+6=
13-7=

9、二个星期是多少天?二个月大概是多少天?

10、请写下你自己的名字,再写下你的两个好朋友的名字。

 下面谈谈我对幼升小测试题的认识:
    第一,据我所知,择校成功与否,和所住地段、赞助费、关系、孩子的水平等都是有关系的。
    第二,既然报名人数多,竞争激烈。学校出些题也是正常的。
    第三,从测试题的内容看,各个学校还是想招收些聪明的宝贝的。所以,测试题涵盖了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力,语言表达力,生活常识等方面的检测。
    第四,从家长们的反映看,有的孩子面试时表现的并不好,但还是被录取了。由此可见,面试成绩只是择校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幼升小测试题虽然有难度,但却代表着未来孩子要努力的方向。你可以暂时不会做那些题,但未来在上学后还是会遇到这些题。所以如果能早点理解这些题,那就早点学吧。
    第六,大人们千万不要被那些测试题唬住了,有些题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我们把它想得过于复杂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