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阴
 本周A股进入了拿一本中国地图就可以选股票的时代。先是上海自贸区概念,后来又是重庆自贸区概念,看样子,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炒遍全中国。2009年底,2010年初,股市就出现过一次炒中国地图的行情。每当市场钱太多,而股票的价值不好的时候,就会出现“炒地图”现象。李三认为,一家好公司,不会因为地理位置改变,坏公司也同样如此。在炒作中,还是留一点清醒,捂住自己的苏宁云商吧。上海本地股一片火热,但创业板创出新高后的三连阴,东南亚股市整个八月的糟糕表现,给李三心里带来一点涟漪。数据显示,MSCI东南亚股票指数8月以来下跌11%,与5月8日触及的年内高点相比,回落幅度已经超过20%。与此同时,MSCI东南亚股票指数8月份跌幅比MSCI世界股票指数多出9.1个百分点,这也创下自2001年4月以来两者跌幅的最大差距。此外,印尼和菲律宾的基准股指8月以来分别累计下跌12.3%和11.1%,创下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让人担心97亚洲金融危机会否重演。97年金融危机不是一下子形成的。“1994年前,美国经济不景气,金融业受储蓄银行倒闭的影响,货币政策极为宽松,联邦基金利率由1989年的10.5%下调至1993年的2.9%,而此时不少新兴经济大量借入短期外币,投入国内长期项目,债务的上升伴随着期限和货币错配,催生了那里的资产价格泡沫。而那时这些国家的货币盯住美金,对固定汇率的预期使得错配货币的借贷行为更加肆无忌惮。在1994年美国开始加息后资本大量流出,为了控制外债负担,这些国家依然坚持固定汇率,但是过高的币值令经常帐户逆差日益增大,到了1997年有的国家外汇储备几近枯竭,汇率被迫断崖式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终于爆发。”(哈继铭《人民币难以抵挡另一次新兴市场危机》)现在亚洲新兴市场资金刚刚出现资金回流美国的情况,现在就发生金融危机还言之过早,而三四年后,也就是97亚洲金融危机二十周年的时候,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相当大了。李三能查到的资料还是国内的情况比较多一些。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分析:中国银行业坏账陷困局》指出:“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师指出,中国计入银行信贷、影子银行系统融资、债券市场以及政府债务的未清偿信贷总额与GDP之比达到了220%。
按实际值表示,这一比率约等同于115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根据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数据,在剔除中央政府的直接借款之后,剩余信贷总量仍然达到了105万亿元人民币。按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20%的不良贷款率估算,这意味着坏账规模将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与GDP之比高达40%。”李三对这一数据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些债务,李三认为有三种办法处理:一是卖国有企业股权。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不可行的方法,谁会舍得将嘴边的肥肉让给别人:另一只方法是发国债还地方债。这种方法的可行度也很低,如果这样做不是违反了我们既无外债也无内债的传统;第三种方法是直接发钞票。这种方法简单可行。但刚经历过通货膨胀,社会的存受力还值得怀疑。现在看来,政府正在使用第四种方法,资产证劵化。资产证劵化是个好东西。但是在中国,资产证劵化后原业主还会为资产担保。更可怕的是银行还会为资产背书,如果一旦资产大规模的出问题,对于银行是一个较大的冲击,不排除出现美国次贷危机的局面。现在看来,担心今年出现亚洲金融危机有些杞人忧天了.但是,2017年,也就是97亚洲金融危机二十周年的时候,不排除出现一次危机的可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