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三炒股记(九十一)影子银行真的可怕吗?

(2013-03-29 20:11:02)
标签:

股票

  2013年3月29日 阴
  秋官效应也叫丁蟹效应,原本是说香港影星郑少秋每次新片上映前,恒生指数就会出现大跌。没想到的是,本周四秋官效应在大陆A股上演了,在加上银行股的风声鹤唳,让每个人都不得不为后市的走势担忧。在李三看来,上证指数的上升趋势暂时还没有被打破,应该不用太担心。
http://s14/mw690/3f9b7d34gd90f5e3ce95d&690
可银行的现实,却不得不让人担心。人总是健忘的动物,九十年代的银行坏账危机刚过去十来年,现在又已经上演了。其实,2010年12月英国金融时报就指出《中国银行业坏账阴影重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银行就像政府官员的存钱罐,他们为自己青睐的项目向银行筹借了巨额资金。到上世纪末,从技术角度看,银行体系已资不抵债,整个系统的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30%。”“之后的十年里,国家控股银行得到清理和改革,这个过程最近才进入最后阶段。今年7月,四大国有银行的最后一家——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在香港和上海同时上市,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但从2008年末开始,政府打开了信贷闸门,下令银行尽可能多地发放贷款,于是,此前所有谨慎的风险控制工作,似乎被抛在脑后。”九十年代,银行贷款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08年后贷款主要贷给地方政府,在银行看来,这样风险更小。大量的贷款流向地方政府,中小企业贷不到款,而连年的通货膨胀使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为负,让很多人不愿意将钱存在银行,就产生了“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不管是以信托还是以理财产品出现,都是银行销售出去的,银行实际在用自己的信誉为这些高风险产品背书,更加重了银行的风险。不过,乐观地想。既然开始查了,说明这件事基本已经遏制住了。九十年代的银行危机,真正影响股市下跌的是信贷凶猛的1993、94年,而1998年银行改革带来的阵痛对股市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改革的成功还造就了1999年5月-2001年6月两年的牛市,而2001年上证指数的高点2245点,今天还在嘲笑着我们。这次银行的改革,会对股市有什么影响,李三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