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龙门石窟』

(2023-07-09 18:02:27)
标签:

洛阳

龙门石窟

仲夏时分

分类: 大好河山

      『再访龙门石窟』

   依稀记得,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曾到访过龙门石窟。那时仲秋的石窟,应有凉意。青春正盛的我,梳着娃娃头,穿着一件波点宽大的毛衫,带着一脸的青涩和婴儿肥,坐在卢舍那大佛的台阶前,拍下了一张照片。转眼,已近三十年。

      那时尚在远离城区的故县水库上班,山路弯弯,乘公共汽车到洛阳需要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如今,从峡市到龙门的高铁只需半个小时。三十年,从青涩懵懂到鬓染霜雪,石窟依旧,人却不同。仲夏时分的龙门石窟,烈日当头,灼浪逼人。从景区门口抵达石窟核心景区需要穿越漫长的步道,虽有林荫掩映,也只能步履匆匆,任凭汗水湿透衣襟。朝圣之路,探寻之旅,终究是一场苦中有乐的修行。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大禹开凿的龙门山,就是现在龙门石窟所在的地方,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因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唯神龙可越,故曰龙门。

      在禹开凿龙门山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无法北流,时常形成汪洋,泛滥成灾。大禹凿开龙门山,伊水得以从西山中间向北流出,从而彻底解决了水患问题。

 

『再访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多年,是世界上绝无有的皇家石窟。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其中北魏占30%,唐代占60%,其他年代占10%。石窟分为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西山石窟有北朝、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龛50多个。而东山石窟全部为唐代的窟龛。

      龙门石窟不仅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而且造像雕刻精湛,内容丰富。它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堪称“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共有2860多块,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

      顶着炎炎烈日,沿着伊水河岸一路前行。有着“东方蒙娜丽莎”之称的卢舍那大佛,高达17米之多,体态丰润秀美,双眉弯如新月,眼神凝视着芸芸众生,慈祥温和,雍容华贵。据说这是由武则天赞助,根据她的容貌仪态雕刻而成的,与旁边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形成了极美的对照,堪称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令人过目不忘。

       完成于唐高宗年间的万佛洞是造像组合最为完整的洞窟,南北壁整齐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4厘米高,窟顶有朵精美的莲花。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宝座,丰满圆润。主佛背后还刻有52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有一位供养菩萨。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加牟尼立像,衣裙简洁明快。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袖,姿态自如。据说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就是据此设计而成。

 

『再访龙门石窟』

 

『再访龙门石窟』

      滔滔热浪也无法抵挡如流的人群。穿过宽阔的伊水河桥,来到东岸,一路攀爬到了东山半坡,远眺西山石窟,看辽阔的苍穹下,石窟绵延在半山间,静默无声。历史的尘烟浩荡如风,飘忽千年。想起北魏时期的那一片天空,对文化的兼续包容和开放融合,才有了石窟的异彩纷呈和巧夺天工。除了叹息、震撼,我别无选择。

       香山寺因白居易捐巨资重修而扬名,白居易在此自号为“香山居士”。乾隆帝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镌刻在御碑亭。1936年重修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岁寿辰而在寺内修建了“蒋宋别墅”。拾阶而上,走进绿树掩映的香山寺大门,清风拂面,凉意四起。远山、廊桥尽收眼底,一派天然。白居易十分眷恋龙门山水,晚年在洛阳居住18年,在龙门修建香山寺,开八节滩,并留嘱葬于此。位于东山琵琶峰上的白园即是白居易的墓园。这里古木参天,松涛阵阵,历经千年时光,依然风清如故。

 

『再访龙门石窟』

       世间万物,皆有缘份。千年万年,自此不休。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百姓生灵,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渺若尘埃。有名也好,无名也罢,都将在时光面前低眉。石窟壁画,经卷书文,留下的是宿命,是沧桑。唯有走过的刹那,才能将时光唤醒,并在瞬间得以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黔之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