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南宫碑
———记书法家李守诚
(附图片)
李守诚先生祖籍河北大名府,自6 岁起在父亲、书
画印家李鹤亭先生的督导下开笔习字。初学颜柳,1 5
岁后研习魏碑及篆隶,在南宫碑上下功夫最多。他师古
而不泥古,熔碑帖于一炉,济刚柔于毫端,苍劲浑厚又
秀逸洒脱,把南宫碑体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当代书
坛别具风采。
他不忘冀南大地养育之恩,邯郸古迹赵王城、回车
巷、温明殿、学步桥、丛台、黄粱梦等碑文皆先生所书
。黄河碑林中他写的“惊涛万里”气势磅礴,巍然而立
。亚运会举办前,他为长安街上的大型壁画书写了“北
京欢迎您”,为亚运村书写了“贵宾厅”竖匾。对登门
求教的,他一律待人以礼。有个单位的临时工向他求艺
,他不仅慨然应允,还留他在家吃饭。一名工匠求字,
他写好后专程送去。“艺以弘道而无止境,惟有德者能
久享其名。”这是他的信念。(
崔陟)
《人民日报》(1 9 9 7 1 2 1 0 十版)
http://web.peopledaily.com.cn/9712/10/current/newfiles/J107a.jpg
|
http://www.blog126.cn/attachments/2009/09/05/216883_200909051928441sBMe.jpg
|
|
南宫碑是书法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提起南宫碑,当代书坛的研究者们无不把目光投向邯郸,投向集南宫碑体发展之大成者,当代著名书家,有冀南书坛泰斗之誉的李守诚老先生。
“内圆外方”的南宫碑书法早已自成一派,而李守诚所书的南宫碑,形成了既不失张体基本特点,又有自我风神的“新南宫碑体”,以致80年代邯郸形成了南宫碑热。在90年代末,李守诚书法展在邯郸更是掀起了狂热的书法波澜,十多天的展览观众就万余人次。
【人物速写】
李守诚,字明善,生于1924年,祖籍大名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邯郸市老年书画协会主席。
其父李鹤亭先生(名松年,字鹤亭,以字行世),是驰誉冀南的书法家,山水画家和篆刻家,在书画印方面造诣颇深,并兼擅诗词,解放前以书画印鬻生,世人常叹其身居僻地,未能与京沪诸子一决雄长。鹤亭先生早年拜清末书法家张裕钊大师亲传弟子,以擅写南宫碑体(即张裕钊体)名著一时的王洪钧先生为师,是王洪钧先生之高足,至今古赵丛台仍留有鹤亭先生的手书碑刻“武灵丛台”、“夫妻南北,兄妹沾襟”。
守诚先生少年随父李鹤亭学习书法,能多种书体,尤以《南宫碑》为擅,倾心于张裕钊书体,所作苍劲浑厚,秀逸洒脱。数十年来,先生潜心于学,临池不辍,师古而不泥古,熔碑帖于一炉,济刚柔于毫端,苍劲浑厚又秀逸洒脱,创出了既不失南宫碑之特点,又展示自己秀逸洒脱之神采的书风。把南宫碑体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当代书坛别具风采。
特别是五十岁之后的作品,不即不离,阴阳协调,风神超迈,四时和顺,臻入化境,炉火纯青,给人以挹之而源不穷,咀之而味愈长的美感。其书风不仅引起了书坛的瞩目,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声名为之大著,李守诚的南宫碑热在我市蔚然而起,方兴未艾,梁辰先生撰文称他的学生“足有一个军的兵力”。
从全国著名的黄河、神墨碑林,到闻名于世的黄粱梦、丛台、学步桥等邯郸名胜古迹,都有李老所书的碑刻和亲自书丹的碑记,特别是在我市的古迹修复中,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避免刻字时的失真问题,他往往把字直接写在碑上,有的是在寒冬季节,手指不能屈伸的简陋条件下完成的。
1984年,第二届书法国展中,李老以“四海归心”的气魄与胆识蜚声书坛,他的新南宫体随即风靡冀南,习南宫碑体成为时尚。
作为名重当代的老书法家之一,李老在几十年的耕耘中,收获颇丰。1984年和1985年作品两次入选河北省在日本举办的书法展览,1985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秘书长之邀为联合国成员国提供书法作品五件,1986年书写“中国”二字被选送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展出。从《中国现代书法选》、《当代楹联墨迹选》、《当代书法艺术大成》到历述两千多年书法名家的《书法辞林》,均收有李老的作品和辞条。有的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先生作品和论文曾参加“全国第二届书法展”、“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中日书法史论研讨会”等。
2002年出版了《李守诚书法作品集》、《李守诚书滕王阁序、阿房宫赋》。李老年近八旬结集,可谓是厚积薄发,积健为雄。其弟子众多,多次举办师生书法展和个人书法展。其所创“新南宫碑体”独步于当代书坛。
|
|
诗 赞 李 守 诚
鼓山道人
李桃滋土育,
守道自承家,
诚得南宫致,
德馨笔生花,
高怀声誉著,
望远嗣贤夸,
重义轻权势,
新书娱岁华.
注释:李守诚,当代著名书法家,主攻南宫碑并有很大创新,其德艺双馨,广植桃李,为当今书坛培养了许多新秀.
承家:指李先生幼承家学,其父是誉满冀南的诗书画家李鹤亭先生.
新书:指李先生自创的新南宫体书法.
封俊虎在李守诚师生书法展上的发言
(2007-04-21
09:43:26)
尊敬的恩师,各位领导、同道、朋友们:
我代表所有的学生发言非常激动。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生向恩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同贺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诸位的莅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笔墨始终沉默地忠实于书法家的内心世界。是的,好的艺术来自于沉默。喧嚣总于沉默对立,然而,经过岁月的涤荡、历史的考验,“沉默”总将以升华为“经典”!
恩师六岁耕砚,自颜真卿筋脉,又转入柳公权风骨;转而又触赵孟黻肌理,又入北魏南北朝墓志、唐人写经,秦汉篆隶,矢志张裕钊《南宫碑》,复“剥筋取骨”创下“新南宫碑体”。恩师,仰关云长之“义”,崇文天祥之“正”遂汲二公“正气”与“义气”贯注于笔端。恩师书法雄浑敦厚,书之气韵,则蕴籍着刚正不阿。
从首都北京到韶山冲,从黄河碑林到翰园刻石,从武灵丛台到回车巷口,从学步桥头到赵王古城,从温明殿遗址到吕仙祠,从烈士陵园到琳琅满目牌匾,从著作经典到展览大厅,从一次次赈灾到一次次助学捐赠、再到领导人作为外交礼品带出国门:从工厂到部队,从农村到学校,恩师甘愿将一一幅幅妙品佳作奉献给社会,默默践行着“三个代表”,努力“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恩师,德艺双馨,光彩照人,妇孺皆知,“南宫碑”象杨式太极一样,已深深烙在每一位邯郸人们的心中!
邯郸以拥有恩师而荣耀,书坛以拥有恩师而百花争艳,恩师选择了南宫碑而更加发展,学生学择了恩师临池上才变∞字为一字、走上捷径。李守城老师——你是邯郸人民的骄傲!
“熔铸南北,不主一家,师于万物,回归自然。”
我们在师训下,以德立身,以才植业,尊师敬贤,取长补短,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不负期望,传承光大!
举办这次师生三代书法展之际,迎来了恩师八十华诞,师生欢聚一堂,国家繁荣昌盛、邯郸古城日新月异、恩师健康平安、学生昂扬向上。师生三代将不懈地弘扬主旋律,弘扬以书法艺术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为古城邯郸的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多出精品。
常言道:仁者长寿,静者长寿,书画家多长寿。我再补充一句,那就是:人们所爱戴的人,必然长寿!!
祝贺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转自封俊虎博客
http://img1.artron.net/ebook/79740/tst0000012931.jpg
http://www.congtaiart.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11/20091101_a451fda5946b767f2db1I0LukPYSHyth.jpg.thumb.jpg
http://www.congtaiart.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11/20091101_d5951ee18ebfc87f04f0tPldam0jjyra.jpg
http://www.congtaiart.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11/20091101_c6cd57f3cbac2af1a1fceCGNFKBgCMCH.jpg.thumb.jpg
-
2009-11-1 22:07
http://www.congtaiart.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11/20091101_06a9d10082a4c98ccd5e4mNrWKkKUbsG.jpg.thumb.jpg
李守诚---书
金刀石夫---刻
http://air.artonline.net.cn/uploadfiles/user_id_565_2008214134325.JPG
|
守望南宫见朴诚
2006-06-30 顾智宏
李守诚先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家、青年学者顾智宏先生题“怀仁乐善”
&nbs
p
——李守诚先生及邯郸艺术印象
2006年5月,应邯郸市佛教协会的邀请,将我书写的弘一法师华严经集联108幅在邯郸大乘玉佛寺展出。这期间的一天晚上,我于邯郸墨宝斋中第一次看见李守诚先生以南宫碑体书写的“云鹤高翔”大字横幅。因家藏有张裕钊先生墨迹,对这种字体极亲切,但以这种字体展大书写,每字一尺上下,还极少见到。书法爱好者都清楚,字体愈大间架愈难结构;章法愈难摆布;笔墨愈难控制;神采愈难飞动。再则此幅仅四字,后三字有四个重复的钩画,书写时即要变化又要协调,字体处理还要统一,没有娴熟丰富的书写经验和巧妙的布局构思,很容易写成“俗”书。我认为一幅四字很难书写,稍有一字或一笔不当,整幅即不可取。拜观守诚先生此幅,守望传统的正脉让我倾慕,心正笔正的功力让我渴求,一笔不苟的态度让我肃然。具足的翰海威仪让我起敬,一股笔墨淋漓的真气弥满我眼。始知此地尊李守诚先生管领书坛。此中又见着著名李喜泰者,从字体上看也出南宫碑体一脉。墨宝斋中人介绍,喜泰为李老先生之子,由此,真要为张裕钊先生南宫碑体的传承有序而颂。
张裕钊先生,清代散文家、书法家。字廉卿,湖北武昌人。道光举人,官内阁中书,历主江宁、湖北等地书院。
启功先生曾说:“张廉卿本是写大卷白摺子应科考试的,后来受到古代碑刻的启示,用笔内圆外方,创立了崭新的风格。”
李守诚先生之父李鹤亭先生师从张裕钊先生的入室弟子王洪钧先生,李守诚先生又承袭家学,开拓求变。今喜泰继之,绵延已至五代。这一脉相传之中,每一代都付于南宫碑体新内含的同时,又不失南宫法度。所以我认为南宫碑体传承正脉在中国——邯郸。
在这里,最值得称颂的是,集南宫碑体发展之大成者,当代著名书家,有冀南书坛泰斗之誉的李守诚老先生,曾把当代卓立一隅的南宫碑体展现于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殿堂。一九八四年,第二届书法国展中,以“四海归心”的气魄与胆识蜚声书坛。同时,蕴蓄张裕钊、王洪钧、李鹤亭诸先贤之长的新南宫体风靡冀南,习南宫碑体成为时尚,李守诚先生自然成为南宫碑体研究和临习者崇拜的偶像。李守诚先生的作品不但被黄河碑林、神墨碑林、黄粱梦、丛台、学步桥、赵王城等古今胜迹选用收藏,还载入《现代书法艺术大成》、《现代书法选》、《当代楹联墨迹选》、《书法辞林》、《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等大型作品集及辞书。
先生面对诸多盛誉,总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师情怀。以笔墨酬答盛世,先生身体力行,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八年江南水灾,先生不能稳坐书斋,以彤彤报国之心,义卖书画多件,将全部善款献给灾区……
在邯郸短短几日,我所接触的人,从政府领导到文化精英,从工作人中到布衣百姓乃至朋友的小孩,他们每个人总是提到邯郸的骄傲,以南宫碑体驰誉海内外的李守诚先生。
五月三十一日下午,我在邯郸市文联杨英芹主席和常勇钢副主席的安排和陪同下,专程拜访了八十二岁高龄的李守诚老先生。为了表示尊重,我建议同去的几部车都停在老人所住小区大门外面,所有人步行步入小区。如约老人亲自开门迎接我们,一副待人以礼、谦谦仁者之和蔼,宛若邻家老伯,使我没有丝毫拘束之感。交谈间我将集乾、嘉时期众多名流,包括刘墉、纪晓岚、伊秉绶、翁方纲、程伟元等一百二十四位,创作的一百二十六幅《王尔烈寿屏图录》和我书写的弘一法师华严集联册赠送李老,先生无不细致翻阅,不时阐述论点。先生随即将《李守诚书法选集》和《李守诚书阿房宫赋·腾王阁序》两部作品集和师生三代书法展特刊题字送给我。老人的周到让我们感动,我的两位助手也各得一份同我一样的馈赠,李老知我曾随启功先生学习,还回忆了几次参加活动与启先生见面的情景。拜访结束时,老人打破晚上不应各方宴请的常规,同去参加文联为我举办的聚会。下楼时常副主席解释说:“智宏为了表示对李老的尊重,没让车开到楼下。”李老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了“一见如故”,决意与我共同走出小区上车,让我更加感佩老人的谦和。聚会中,因李老的到来,不时有多位人士过来向李老致意,老人总是把我先介绍给对方,这种提挈晚辈的风范再次让我鼓舞,席间有李喜泰、阎世勋诸同道以作品集相赠,李老和我共同欣赏,并详细介绍了李氏三代的艺术传承经历与实践。镶嵌于赵武灵王丛台的李鹤亭先生所书“夫妻南北兄妹沾襟”门额,论书手札和临写的“重修南宫县学记”碑,颇具宋元山水风骨的画作。李老自己的新南宫碑体,“惊涛万里”的黄河碑林石刻以及《论张裕钊的书史地位及其法书字法》论文,还有对喜泰的殷殷寄望之心。
聚会结束后,李老步履坚实,无一丝老态,与我们共同走进笔会大厅,因席间文联杨主席向李老介绍我多年来,在支助贫困儿童并倡导艺术助学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李老一挥而就“怀仁乐善”四个大字跃然纸上,动人心魄。我为了感谢李老的鼓励与厚爱即兴欣然写了“德寿齐臻”祝愿李老先生健康长寿。
邯郸文风昌蔚与艺林和谐,有领导的倾力提倡,有文联尊老敬贤的风气,有李守诚先生这样的艺术旗帜,有喜泰、世勋诸君成为书坛中坚。我盼望再来请教。顾智宏简介
顾智宏先生1969年生于辽宁省辽阳,系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启功先生弟子之一。对行、草隶、篆诸体及篆刻均有深研,作品曾入选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展,中韩、中日书法展,其书法还收入多部作品集,并被多家纪念馆、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
|
|
http://www.congtaiart.com/bbs/attachments/month_0705/20070522_33502dec9902a2b98df0r1B9Xi7mswC5.jpg.thumb.jpg
|
http://www.hebmj.org.cn/UploadFiles/2005103131327800.jpg
http://www.hebmj.org.cn/UploadFiles/2005103131438279.jpg
http://www.hebmj.org.cn/UploadFiles/2005103131018342.jpg
http://www.hebmj.org.cn/UploadFiles/2005103112715683.jpg
http://www.congtaiart.com/bbs/attachments/month_1002/20100218_fee666981b7642e2983b12MIxjbr56UP.jpg
http://www.sf108.com/bbs/attachments/attachments_2006/day_100706/20100706_62311e2fe084f53fe241QOIrwbeqqtwm.jpg
http://www.sf108.com/bbs/attachments/attachments_2006/day_100706/20100706_a8033fe1b95cc5e7b504GvpVcrckb50V.jpg
http://blog.shm.com.cn/attachments/2009/11/119709_200911181842241EN7t.jpg
http://www.congtaiart.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7/20090729_fd729b37cdddf7513454bWNhCZX9Hk21.jpg.thumb.jpg
http://www.baojinzhai.cn/uploadfile/2006917172311675.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