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釉里红古瓷釉水莲瓣青白釉云龙文化 |
多年前我得到了一只釉里红盖罐。这只釉里红盖罐造型十分精美,是典型的元代造型,比著名的鬼谷子青花罐还漂亮。鬼谷子青花罐没有盖,可以说不完整,而这只釉里红盖罐有盖,可以说完整无缺。与鬼谷子罐相比,这只云龙纹盖罐的尺寸较小。高只有15.5厘米左右,属小器。听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说,元人豪爽,所以元代无小器,如果尺寸不够,就是隔着报纸也能断定不真。由此看来我这只罐按马先生的说法只能断不真,很明显尺寸不够大。然而,事实是:在元代,无论是青花还是釉里红,小件瓷器也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各大博物馆都有元代小件瓷器收藏。马先生的说法是不严谨的。就元代釉里红罐而言,大小尺寸都有。著名的《元青白釉堆塑四灵塔式盖罐》就是一只小罐,罐高只有13厘米左右,带盖通高才22.3厘米。《元青白釉堆塑四灵塔式盖罐》是有确切记年的元代釉里红标准器,具有重要标本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和讨论一下我发现的最具震撼力的精美绝伦的云龙纹釉里红盖罐,见图。
图一
介绍:
云龙纹釉里红盖罐通高20.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9.5厘米;罐身刻画云龙纹,罐身下部刻画莲瓣纹,罐盖也刻画莲瓣纹。纹饰刻画十分精美,刻画一气呵成,技艺非常高超,刀断意连,非大师不能为。釉里红发色灰暗,烧飞严重;飞色鲜艳,红里透紫。釉为青白釉,白里透青,青中带黄。上釉用的是浸釉工艺一次完成。
讨论:
这个釉里红盖罐是真品还是现代仿品?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共同研究。
当我把这只釉里红盖罐展示给一些爱好者和专家看时,所谓专家都不屑一顾,就像马未都先生一样,隔着报纸就知道不真。不知专家们是不是都这样,不需正眼观看,无需认真研究就能得出结论判断真伪。哎,我们的专家也真是太神奇了!
看不真的人,主要有以下一些质疑意见。
质疑一:元代釉里红是古瓷珍品,国家收藏也只有数十件,完整品就更少,民间不可能有真品收藏,所以该釉里红盖罐为现代仿品。
因这一质疑来自专家,所以不能当笑话看。顺便说一下专家的意见多半都是有依据的,但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才需要讨论。专家的思路是,我国的法律规定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所有的出土文物应上交国家,所以民间无真品。我的意见是:法律规定是一回事,客观事实又是一回事,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况且新的收藏法允许民众依法收藏,为国藏宝,合法转让。在民间出现国宝级文物是很自然的事情。就釉里红盖罐而言,是早年出土物,现在已经是传世品了,具有明显的传世品特征。
质疑二:发色不对。
元代釉里红的发色特征并不十分稳定,因为那时釉里红的烧制还处于创烧阶段。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些特征可寻的。有专家说,“目前发现的元代釉里红,大体可以归出这些特征:胎骨一般比同期青花粗,前期龙纹白胎为多,元末有白胎。器物见明显的旋削痕和接胎痕。釉层早期的淡青白色或灰白色属影青釉,透明度高,有玻璃质感。元末见卵白釉浅红油状青白釉,不见同期大型青花瓷上的透明白釉。呈色不稳、浅红、红和深红的夹杂灰色,有不同程度的晕散。大多见于铜红料边缘。因烧制温度过高,大多有烧飞状况。”可见元代的釉里红发色有“浅红、红和深红的夹杂灰色”等多种发色。云龙纹釉里红盖罐的釉里红发色就是属于“深红的夹杂灰色”一类。另具报道说,景德镇的专家称元代釉里红为“元紫”,说明元代釉里红是带有紫色特征的。我推测,元代的釉里红时间越靠前其紫色的成分应该越重,因为元代釉里红应该是受到均红的启发而创烧的,而均红带有紫色,因此创烧时期的釉里红带有紫色,被后人称为“元紫”是符合瓷器发展规律的。我们看到江西省博物馆的两件元代釉里红器,《青白釉釉里红楼閣式谷仓》和《青白釉堆塑四灵塔式盖罐》的釉里红均带有紫色特征就是证明。云龙纹釉里红盖罐有明显的紫色特征,并不说明发色不对,而恰恰相反,它彰显的正是元代釉里红的基本特征。
质疑三:釉水不对。问及为什么不对时,专家不答。
釉水不对?不知专家的标准是什么?是知而不答还是无知不能答,就无从知晓了。一般来说,元代釉里红瓷器上的都是青白釉,只是青白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青一点,有的白一点。再白一点大约就成了卵白釉或枢府白釉了。元代正是景德镇瓷釉由青变白的时代。就现在看到的元代釉里红瓷器而言,上在釉里红瓷器上的釉,多半是偏白的,即所谓的隐青釉。《青白釉堆塑四灵塔式盖罐》上的釉水看上去就很白即是证明。云龙纹釉里红盖罐的釉水看上去也很白,白里隐青,与《青白釉堆塑四灵塔式盖罐》一样,同属青白釉中的隐青釉。
质疑四:纹饰有问题,不像元代云龙纹,不美。
如图一所示,我认为釉里红盖罐上的云龙纹饰是非常精美的。纹饰整体大气磅礴,布局合理。龙纹刻画刚劲有力、流畅自然,落刀稳、准、快,一气呵成,刀断意连。看上去有游龙御风、腾云驾雾、飞龙在天之感。可以说这条龙纹是我见过的刻画龙纹中最为精美的龙纹,无有出其右者。就是当代定瓷刻画艺术大师程文增也难以刻画出如此技艺高超的纹饰,更无论其他人了。至于说不像元代云龙纹饰,那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我们看到,龙纹的大头细颈,飘鬚扬鬃,修长龙身,健壮三爪,如意云纹,无一不彰显出元代风格。上下莲瓣纹也是典型的元代风格。
质疑五:火光冲天。
云龙纹釉里红盖罐的釉水晶莹通透,玻璃质感强,看上去光亮度高。虽然光闪闪有些耀眼,却不失润泽之气。光亮含蓄如雨露晨珠,绝非是火光冲天,而是宝光盈盈。一般来说,火光器物不仅光芒耀眼,摸上去也很不舒服,有涩滞感。而陈年老瓷,手摸滑爽润泽,光盈盈水灵灵,宝光闪现,心旷神怡。
质疑六:爆釉较多且有规律,怀疑人为做假。
古瓷有爆釉、剥釉、脱釉本是正常的事。然而现今科技发达,居然就有人做出了假爆釉。所以有人一看到爆釉就头痛,疑为假。其实真假爆釉是不难区分的,假的真不了,只要用心就能识别。就目前而言,做假爆釉都是先在胎上需做出爆釉的地方涂上特殊物质,然后上釉烧制。在涂有特殊物质的地方,胎釉结合不牢,只需轻轻敲击釉就脱落,造成脱釉或爆釉的假象。由此我们只须看看爆釉处是不是有敲击痕,爆出的胎上是不是干净,是不是留有其它物质的痕迹,再加上其它特征的判断,我们就能准确识别假爆釉。云龙纹釉里红盖罐上的爆釉自然而有规律,没有人为做假痕迹。爆釉沿纹饰刻划边缘形成,估计与刻划时刻痕边缘毛刺有关。
元代云龙纹釉里红盖罐面市以来,我收集到的质疑意见只有以上六条。对此我一一作了讨论,作为对质疑者的答复。个人认为:元代云龙纹釉里红盖罐是经得起研究并可以证明的元代釉里红珍品。我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参与研究,去为存真。接下来我们再简单论述一下我们确定云龙纹釉里红盖罐为元代生产的基本理由和证明依据。
大家知道,要准确确定一件古瓷器的生产年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才能得出结论。就目前而言,一般考古专家确定古瓷的年代,主要依据的是地层年代、墓葬年代和瓷器上本身的记载。对于传世古瓷,考古学家也难以确定其生产年代。传世古瓷的年代确定一般是由古玩鉴赏家完成的,带有许多人为因素,其准确性没有考古高。
古玩鉴赏家确定古瓷年代的方法主要是:一、标本比较法;二、痕迹鉴定法;三、特征比较法;四、文字记载法;四者往往并用,称综合鉴定法。
与云龙纹釉里红盖罐相同的标本和文字记录我们没有找到,所以,确定云龙纹釉里红盖罐生产年代的方法,我们用痕迹鉴定法和特征比较法。
我们知道,大自然就像一位雕刻师,他用时间雕刻世间的一切事物,在事物上留下时间的痕迹。瓷器也一样,自然会在它上面留下时间的痕迹。确定时间痕迹是确定古瓷的基本方法。一件瓷器,如果没有时间在上面留下的痕迹,我们就只能确定为新瓷。通常的时间痕迹有:脱釉,皱皮,死气泡,蛤蜊光,风化,磕碰,磨损等等。找到并确定这些时间留在瓷器上的岁月痕迹,就基本可以确定瓷器是老瓷或古瓷。至于它老到或古到什么程度,就需要用特征比较法进行确定了。
云龙纹釉里红盖罐上留有显著的时间痕迹。主要是脱釉爆釉、皱皮和死气泡。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云龙纹釉里红盖罐为古瓷。顺便说一句,皱皮和死气泡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仿制。
确定云龙纹釉里红盖罐为古瓷后,我们就可以探讨它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一、器型特征:我们看到云龙纹釉里红罐(去盖)的形状与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青花罐(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青花云龙牡丹纹罐》)相同,其器形特征直指元代。二、纹饰特征:云龙纹釉里红盖罐上,除云龙纹外还刻有莲瓣纹,罐上和盖上的莲瓣纹都是典型的元代特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青花云龙牡丹纹罐》上的莲瓣纹和龙纹就是例证。三、工艺特征:云龙纹釉里红盖罐上下接胎,底部旋切,浅圈足带三点滴釉。这些特征也指向元代。四、釉里红特征:云龙纹釉里红盖罐的釉里红发色暗红偏灰,由于烧制温度过高,飞红游走,浸润云龙纹,有红霞满天的效果。从飞红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紫色成分,这种紫色成分在现代烧制的釉里红中从未见到。有类似釉里红发色特征的实物是《元青白釉堆塑四灵塔式盖罐》。五、胎釉特征:我们看到云龙纹釉里红盖罐的胎质洁白,细而不腻,青白釉白里隐青,为宋元影青釉特征。
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云龙纹釉里红盖罐的所有特征都直指元代,加上前面我们已经论证云龙纹釉里红盖罐是有很大年龄的古瓷而不是新瓷,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云龙纹釉里红盖罐水元代生产的古瓷。是极其珍贵的元代釉里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