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燃料发展史
(2012-08-12 11:05: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素材 |
奥运火炬燃料发展史
奥运会,一个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火炬传递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火炬所用燃料关系到环境、燃烧时间、对环境的适应等。
1 、火炬起源
2、十一届 —— 十六届奥运会
3、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再次请1936年第一个火炬制造者克虏伯主持设计,用不锈钢制成的火炬长75厘米、重公斤,燃料是液化气,能燃烧20分钟。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麻醉性。
危险特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4、后来使用过的火炬燃料
5、近代奥运火炬燃料
那为什么使用丙烷而不用其他染料呢?首先,绿色奥运耶。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它价格低廉容易得到。虽说CH4和H2都是这样一来,可是结合起以下两点的话,还是丙烷比较有优势.然后,丙烷的火焰呈亮黄色,这样火炬手跑动的时候,火焰就很耀眼,这样更能把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表现出来。而H2和CH4的火焰是淡蓝色的,你说是亮黄耀眼光芒还是淡蓝呢。一个奥运城市当然要把飞黄腾达表现出来嘛.最后,甲烷的临界温度较高,加压液化后易出危险(甲烷常温不能加压液化)丙烷常温加压后更易液化,便于贮存在火炬中.主要是这三点吧综合起来说。
结合实际生活,结合当今奥运主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