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新闻:我的又一本吴晗研究专著出版了*—吴晗研究随笔之十一

标签:
旧史新谈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责编 |
迟到的新闻:我的又一本吴 晗研究专著出版了!
—— 吴 晗研究随笔之十一
.习之.
从2019年年底笔者被正在筹建的义乌吴 晗史学馆聘请为史料专家顾问后,就一直在间断地为他们服务着。特别是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为其张罗在该馆中主办的一个“吴 晗著作版本展”的事。以前,我差不多每周都要发表一篇博文,现在忙得我不但几乎没有了撰写博文的时间,甚至几个月都没有时间登陆自己的博客看看。以至于我的又一本吴 晗研究专著《旧史新谈》出版了都没时间写一篇博文,仅仅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个九宫格“庆贺”了一下了事。到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喘息一下的机会,我想了一想,觉得是应该将我那个迟到的新闻“发表”一下了,于是就匆匆写下了这篇博文。
我的这本吴 晗研究专著《旧史新谈》是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于2021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的(我接到通知并在微信朋友圈发九宫格是8月2日)。最使我引以自豪的是我编写的这本书,北京出版社是以“大家小书”丛书的形式出版的。这里所说的所谓“大家”是指学有专长的老一辈学者。而所谓“小书”,是指所选著作都是篇幅短小的作品。我的这本拙作之所以能跻身“大家小书”丛书的行列,当然决不是因为我是什么“大家”,而是因为我编辑的这本《旧史新谈》是著名的明史大家吴 晗在建国之前,先后在昆明《评论报》、上海《文汇报》上发表过的系列史学小品“旧史新谈”的缘故。
图2:吴 晗研究专著《旧史新谈》的扉页
图3:吴 晗研究专著《旧史新谈》的导读(序言)
图4:吴 晗研究专著《旧史新谈》的封底
我的这本《旧史新谈》的出版,除开要衷心感谢“现任”责编王铁英老师和罗晓荷老师外,一定不能忘了隆重地感谢这本书的“原任”责编严艳老师。可以坦言地说,没有严艳老师,压根儿就不可能有(至少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旧史新谈》这本书的。我为何这么说?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记得好像还是2019年的一天,严艳老师给我来了个电话,说她有一个想法,她想要我将我“发掘”出来的24篇吴 晗撰写的系列史学小品“旧史新谈”(有关我“发掘”吴 晗这24篇“旧史新谈”的故事可参见我的《吴 晗发表的〈旧史新谈〉到底有多少篇?》《吴 晗在昆明〈评论报〉上发表的另外十四篇〈旧史新谈〉为什么没有结集出版?》《吴 晗第二次所撰的〈旧史新谈〉是否发表考》等博文)和吴 晗业已结集出版的12篇“旧史新谈”合编在一起,以“大家小书”丛书的形式结集出版。我说,您这个创意太好了!只是吴 晗的“旧史新谈”虽然一共有36篇,但究竟都是史学小品,即使合在一块,篇幅容量还是太小了一点。严艳老师说,这个我考虑到了,您再在吴 晗的史学小品里选辑一些补充进来即可。
严艳老师说,为了加快出版的速度,我可不需要按正规的出版程序,先期用word文稿的形式整理出全书的文字稿,只要我拉出一个全书的目录,凡她那儿有的篇目都可免去再作word文稿。但是建议我写一个导读的文章以作该书的序言,向读者讲述一下有关吴 晗这三十六篇“旧史新谈”中人所未知、扑朔迷离的曲折故事。我欣然从命,这篇导读就是现在书中的那篇题为《〈旧史新谈〉之摭谈》的文章。
原来那时,我编撰的包括十卷本《吴 晗全集》都没有收入进去的三百来篇吴 晗撰写的、但没有结集出版的吴 晗遗著——《吴 晗遗集》(上、中、下卷)已经完稿呈送给严艳老师审稿,我“发掘”的吴 晗的这二十四篇没有结集出版的“旧史新谈”也在其中,所以严艳老师就要我免去这二十四篇文稿的word文稿的制作了。
当我把严艳老师要求我补选及撰写导读的文章等工作完成后不久,严艳老师由于家庭生活的需要,调离了出版社到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去了。于是乎,这本书的责编,就有了“原任”和“现任”之说。
在我的这本又一吴 晗研究专著正式出版之际,写下这些迟到的新闻的文字,用以感谢“现任”责编王铁英老师和罗晓荷老师以及“原任”责编严艳老师!衷心感谢三位老师为这本书的出版说作出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