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苦痛蹂躏的学生—— 吴晗的小故事系列之四十

(2016-10-06 08:58:22)
标签:

明史

九一八

抗日

救国

分类: 吴晗的小故事

被苦痛蹂躏的学生

         —— 吴晗的小故事系列之四十

·习 之·

 

自从吴晗成为胡适的高足之后,他便立即遵照胡适的嘱咐,托人买了一部崇文本的《明史》,成天闭门点读,还认真地按照人名、书名、纪事三种类型作了好几千张读书卡片,有些比较复杂的内容就记录在一个札记簿上,真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还立志,打算在通读完《明史》之后,再逐一按照胡适老师给他的信中指示他的几点逐步一一地去做。

但吴晗的书斋毕竟不是一个真空。


就在吴晗刚刚进入清华大学读书不久的19319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而此时的国民政府当局对待日本侵略军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发对,举国上下的抗日呼声此起彼伏,抗日浪潮风起云涌。但此时的吴晗却仍然坚定地信奉胡适的“读书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理念,虽对日本侵略军的暴行深恶痛绝,对国民政府面对日寇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胸中充满无名怒火,有时也写一些爱国伤时的诗词来表达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但还是认为学生不读书、不搞研究,离开学校去“发传单、喊打倒之类”的行动是“无聊的举动”,是“空口说‘救国’”而已。

但是到了这年的年底,日本侵略军将战火烧到了上海,上海爆发了淞沪“一二.八”事变,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将吴晗的母校——上海中国公学夷为了废墟,学生们四处逃散,学校被迫停课。吴晗再也沉不住气了!他随即写信给他的老师胡适发泄他对时局的抱怨,他说:“处在现今的时局中,党国领袖卖国,政府卖国,封疆大吏卖国,每日看报所能得到的是最初镇静,镇静!次之是政府已有最后准备,下最大决心,请信任,信任!现在是:一切你们所要的都答应,只要不拆我们的台就感谢不尽,无条件的屈服,屈服!翻开任何国任何朝代的史来看,找不出这样一个卑鄙无耻丧心病狂的政府,也很难找到这样麻木不仁浑浑噩噩的国民。”

他痛心疾首地向胡适哭喊着说:“看着人家大批出卖你的父母兄弟,听着若干千万同胞的被屠宰的哭声,成天所见到的消息又只是屈服退让,假使自己还是个人,胸膛中还有一滴热血在煮的时候,这苦痛如何能忍受?”

他还向胡适倾诉:“过去四个月,无时无刻不被这种苦痛所蹂躏。最初的克制方法,是把自己深藏在图书馆中,但是一出了馆门,就仍被袭击,后来专写文章,冀图避免此项思虑,但是仍不成功……在就睡后仍陷于一种无可奈何的深思中,结果是成为照例的失眠。最近在历史系开始工作,整理咸同光三朝的《京报》,把它编一目录,起初几天,倒也感觉兴趣,可是后来渐渐有对外关系和军事种种的记载出现,不由地把它和现在的一一比较,结果只是使你愤怒、扼腕;假使可能的时候,情愿时光倒流,至少那几个皇帝和大臣只是无能、短见,而决不是卖国、屈服!”

吴晗觉得他这心中的苦痛,不能向那些国民党的党人诉说,他也不愿向那些没有一点政治头脑和主张的人去倾诉,只好将这满腔的怒火和一股脑的苦痛,一气呵成地全部发泄在信纸上,他企望他心目中的偶像胡适能够给他指出一条出路。

当然,胡适通过吴晗的信也能读出,吴晗除了对日本侵略军的痛恨,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满以外,对他的“读书救国”理论或多或少表示了一些怀疑,甚至是怨恨,对于吴晗的期望他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保持沉默。

而吴晗当这苦痛、怒火发泄完以后,虽然没有得到他心目中的偶像给他指明的“出路”,不久,又仍然心态平和地回到了他的书斋,继续开始了他的明史研究。

 

 

 

 

————————

注: 咸同光三朝的《京报》 《京报》最初是清朝在北京出版的半官方性质的中文期刊,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现存的京报实物,大都在光绪、宣统年间出版,亦有一些道光年间出版的。《京报》一直出版到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咸同光三朝的《京报》,即指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京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