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祭
月 赏 月
中秋赏月、祭月是中秋活动的重要内容,当明月在东方冉冉升起,人们便设案于庭院,祭拜月亮,供品以月饼为主,另加瓜果之类,特别是柚子是不可少的,祭品多具圆形,是取团圆之意。祭毕,家人团坐,饮桂花酒,吃月饼,赏明月,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比如牛郎织女、吴刚伐树等等。
有些地方的青年男女,祭拜月亮之后,便乘着清亮的月光,成群结队到夜色悠美的野外对歌,往往通宵达旦彻夜不歇,对歌后带着露水成双结对窃窃私语,有的从此结下百年之好。

中国的祭月仪式从周代起就有,祭月时间是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中国传统的祭月,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统领工作),一名赞礼(相当于主持人),若干执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按照传统,“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男子一般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壮族人民也十分看重这个节日。在壮族地区,中秋节的活动内容除了与汉族的中秋节相似外,还有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系列活动,比如祭月亮,所以也叫“祭月节”。
中秋祭月仪式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
祭月道具
1 祭桌或祭几一张。普通的小桌即可。
2
草席若干条。行拜礼之用。普通草席。上可加软垫。
3
香炉一盏,香若干。普通小型香炉。
4
盘碟碗盏等祭品盛器若干。
5
红烛两根。照明、烘托气氛及点香用。
6
普通的酒一瓶.酒爵三只。酒杯亦可。
另外就是:月饼、猎取节日野味、糯米圆饼、饮酒、瓜果、毛豆、鸡冠花
风俗习惯
祭桌正前方摆着香炉,香炉两边大红烛摇曳着红色的烛光,切成莲花状的西瓜、
月饼、柑橘、葡萄分列在祭桌上。距离祭桌1.5米远的地方,摆着一块红地毯,“所有人关掉手机,以示虔诚”,赞礼宣布“赞礼执事就位”后,两个身着汉服的男汉友,缓步走到祭桌的两侧,接着,在主祭的带领下,汉友们整齐地来到祭桌前,随着“坐”的口令,双腿跪在地上。
中秋祭月流程
物料准备:各种圆的水果(一定包括一个西瓜),圆的月饼(估计您也找不到方的),一只香炉,一对红烛,一尊月神牌位(可以用兔爷替代)
《帝京景物略》中如是描述:“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
大意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祭月的时候,所用的瓜果和月饼一定得是圆的,西瓜一定要切成犬牙交错的莲花瓣形状。
物料准备齐备好,就可以开始祭月了。老年间的祭月仪式很复杂,目前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按照老规矩来祭拜了。不过为了让大家对中秋的节日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建议一个简化的仪轨如下:
首先,在明月当空的时分,在室内能看到月亮的方向,布置一张小桌子,在桌子上摆放一个“月神牌位”,或北京的“兔爷”用以代替。注意,桌子大小材料都不重要,一定要干净,这也是一个培养“恭敬心”的机会。当然,如果您有条件,能在户外,是最好的。
其次,在月神牌位前,摆放好您已经准备好的瓜果和月饼,用干净的小磁盘盛满,以示敬意。
再次,请家中德高望众的老人,为月神点上红烛。
最后,关上主要的光源,在神位前按照年龄顺序,点上香,依次进行祭拜。祭拜最好是跪拜,但不习惯的也可以鞠躬或默默许愿。
当然,我们并不是主张恢复迷信,但更主要的是希望帮助大家,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里,有一个机会,反思与追忆,我们先人曾经对自然的探索与追求,进而形成的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秋祭月掠影(1)

中秋祭月掠影(2)
赏
月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
当然,赏月时您如果有雅致,也可以像大观园里的宝哥哥和林妹妹们学习,边祭月,边吟诗,也是更有一番韵味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