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游记:明真观--透明山--凤凰山--柳埠镇

标签:
登山摄影明真观透明山凤凰山 |
分类: 驴行济南 |
2015年12月26日星期六,连续几天雾霾预警,终于在周六见到了晴天,而且天气出奇地好,温度零下3度——9度,冬季数九天里难得的户外活动好天气。
早上7点我们一行12人(南山壁虎、大智若愚、朝花夕拾、min、随风、简单、水、月儿、追鹿人、高山流水、我爱我家、拙人勤耕)在燕山立交桥北乘上65路公交车,于8点27分到达廒而庄村。计划今天来一个长线游,先在廒而庄拜谒明真观,再往南去探寻透明山(红旗村),然后从透明山北上至金峦殿,向西走至南泉寺出山。
下车后,我们往回走一点,进入一条盘山水泥路,仰望对面的高山,如同一堵高墙横亘在眼前,今天如果想南下透明山,就必须越过这堵“墙”,看来今天的考验很严峻。
盘山公路很窄,呈之字型盘旋向上,如果你嫌盘山公路走起来比较远,也可以爬山上去。
百度地图中,在这条水泥路旁标注有一个“千佛崖石窟”,好久就想去探索一下,一直没机会,今天也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看一下。
我们顺山路爬了一会,按照地图标注的位置找了一圈,发现那个地方只是个普通的山坡,周围有一些梯田、松柏树和乱石堆,不可能有什么“千佛崖石窟”,曾有驴友去寻找过,也没有找到,四门塔那儿有一个“千佛崖石窟”,怀疑是地图标注有误。
继续向上大约两公里的地方,看到山坳的树丛中隐映出一座红墙、红柱、灰色和金色屋顶古建筑,飞檐斗拱,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整套建筑虽不算大,却很精致有特色,这就是明真观。
明真观建于三面环山的一小块平地上,周边绿树成荫,山峦起伏,右边有龙涎泉,四季长流,开口即饮,清澈甘甜,泉水直接引进观内水池,供人们饮用。
明真观始建于隋朝,唐代为佛教场所名为小庵,至明朝始为道教所有,改为明真观,供奉泰山碧霞元君,曾被焚毁,于二零零四年十月在原址修复。
从明真观出来继续向上,在西南面就是一座不知叫什么名的大山,据说山上有一对酷似猴子的岩石(我没有找到),两山之间的沟就叫猴子沟,有一条小路向上,我们顺小路准备从山沟登顶,可走了一会小路就消失了,山沟里太难走,不仅没有路,还尽是带刺的酸枣丛。只好从旁边的山崖爬上去,山崖虽陡,可扎人的酸枣丛少一点。
快爬到顶时,又被茂密的树丛挡住向上的路,只好顺山腰向西南方向绕行,当绕过猴子沟时,山腰上有明显道路痕迹,这时也已经转向正南方向,我们顺道路向南,沿山脊走,山上道路比较平坦,虽然树木不多,但漫山遍野到处是金黄色的枯草。





当我们走了大约4公里时,看到山峪里金象山风景区,白色的滑雪场特别显眼。
从这里有一个叉路,向东可以奔金象山景区,也可以走黄石崖到四门塔。我们继续向南准备进入北峪村,从那儿登透明山。也不知翻过几座山,终于看到北峪村,沿山坡向下,远远就听见雄鸡高歌,寻声音找下去,来到北峪一处旧址,这里的房子大多已经瘫塌废弃,只有一位老伯在那儿养鸡。
现在村民都搬到下面居住,只有这位老伯每天在这辛勤养鸡,不知是为了生计,还是为了消遣,当我请求给老伯照一张相时,老伯立刻放下手中的家什,摆好姿势,在老伯那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脸上,刻下了辛勤劳作的印记,愿老伯晚年幸福安康。
来到北峪村,遇到一位大嫂在家门口用洗衣机洗衣服,向其打听透明山如何走,大嫂热情地告诉我们,看我们走错时,又从后面撵上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走,在此谢谢啦。
我们从北峪村西的小道上山,北峪村海拔大约在300米左右,对面的山大约都在500多米,山虽不算高可很陡直直地向上,连续地拔高不一会大家都气喘吁吁,当登上山顶时惊奇地发现,这里的风光好美啊,曾多次想来这里,今天终于如愿。
我们从透明山向东南方向,准备翻过凤凰山到柳埠乘车。整个凤凰山被金黄色的茅草和松柏树覆盖,金色的茅草好和松柏树好似凤凰彩色的羽毛,一只富丽高雅的金凤凰,头部在柳埠镇,高高地昂起,蜿蜒几公里的山坡就是她的身体。
俗称柳埠街、柳埠庄。后因住户增多,遂形成为商贸集散地。以后沿称为柳埠。此地位于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的交界处,是齐国的战略要地。隋唐时期是山东的商埠重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物荟萃、名胜众多。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山水相依,风光旖旎,被誉为绿色明珠,被专家公认为山东省生态旅游第一镇。
利用等车的空闲,我们参观了天齐庙,天齐庙位于柳埠镇柳埠村东北端、建于凤凰山脚下的一个山崖上,崖高20余米,此庙高踞其上,坐北朝南。有青石台阶自崖下直通庙门,台阶108级,陡如泰山盘道。台阶之侧,有一曲径也可登临此庙。天齐庙建于明朝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为硬山式砖木石结构,筒子瓦、小灰瓦覆顶,庙宇院墙乱石结构。


















从天齐庙出来,很快67路公交车来到,车上很空每人都能坐下。一天的行程结束了,总行程11.11公里,虽然路不算远,但由于爬山登高较多,属中等强度。只遗憾因冬季天太短没有完成原定目标,只好等下回再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