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游记:冰封七星台 雾锁蒿滩市

标签:
登山户外健身旅游摄影 |
分类: 驴行济南 |
老天爷执意要抓住秋未最后几天时间,将欠下的帐还上,一连下了40多个小时雨还不罢休,看天气预报还要下两天,气温骤降10几度,在这秋冬交替的时节,已经感觉到冬天的滋味啦。
2015年11月7日,早上不到5点就被窗外滴答滴答的雨滴声吵醒,计划中九如山-七星台-蒿滩环线游也该起床了,看来今天只有冒雨登山了,如果幸运的话说不定还能碰到平时难得一见的美景,雨中登山也满有情趣,满怀期待地起床、盥洗、早餐。
看时间还早,带上雨伞和雨衣提前出发了,到达BRT4车站后却等了老半天车才来,还好按照平时的经验完全可以赶上第一班312路车,可人算不如天算,今天的BRT4车一路红灯,慢慢吞吞地好不容易到了文化东路东口车站,却眼睁睁地看着312路车只载了几个人慢慢地驶出车站,心中那个郁闷啊!
只好等第二班车了,冒雨在寒风中等了半小时才坐上车,车上只坐了十来个人就出发了,在车上只遇见王师傅和张队,看来今天活动受天气影响,没几个人参加了。
四个人汇合后,考虑今天的特殊情况,决定转从七星台武圣门做为起点,由林海开车转场,在9点34分到达武圣门。这时的雾更大了,大雾笼罩下的七星台景区,连高大雄伟的武圣门都若隐若现,影影绰绰地只能看到个轮廓,幸运地是小雨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停了。




我们从右侧进入,在山顶上摸索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向长城岭方向走,视线看不到多远,没有参照物,很难辨别东南西北,只能依靠GPS来确定方向,尽量选择在公路上走。当走到青龙禅寺后,只好先顺公路向东面的岳兹村走,当到达岳兹村时,再上山向南奔长城岭。
从岳兹村至长城岭一路拔高向上,随着海拔不断升高,气温也越来越低,风也变地更加肆虐,从衣服缝隙往里钻,冻得浑身发抖,特别是手、脚和脸被冻地很痛。
当到达海拔800多米时,奇观出现了,山上的树木、灌木、草丛等都结上了一层冰,形成了冰挂和雾凇。漫山遍野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簇簇、一串串、一团团晶莹剔透的银白色枝条和花朵。洁白无暇的银树冰花,晶莹透明,婀娜多姿,随风舞动,让您尽情地欣赏。
校准方向,信心满满地沿着左面一条沟峪向下走,这里已经进入泰安境内,沟峪两侧的山崖和沟底布满大小不一的巨石,形状各异,横突竖出,充满泰山风范。
随着海拔地下降,山野里已经没有了冰冻,换了另外一种景色,山峪里云遮雾罩,朦朦胧胧,如同踏入仙境。山坡上布满橡子树,在秋风和寒霜的作用下绿色已经渐渐退去,整个山峪黄色中泛着紫红色,成为秋未初冬的主旋律。美丽动人,令人流连忘返。
在去蒿滩市途中,公路两侧也是好景连连。这里公路蜿蜒穿行于群山之中,两侧山峦起伏,山峰峻峭,山水相连,尽管在初冬时节,山泉水仍然不停地顺着高十几丈的悬崖洒下落入山涧中的黑龙潭,黑龙潭下方是一个大水库,水库里的水非常清澈,如同镶嵌在高山之巅的一颗明珠。
终于看到蒿滩市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用圆木制成的高大牌坊,上面书写“蒿滩市”,右侧书写“中国唯一村辖市”,左侧书写“中国海拔最高村”,由此可见蒿滩市的确有些与众不同。
蒿滩市是泰安市岱岳区下港乡木营村的一个小自然村,海拔高度860米,60余户,共200多口人。这里有“四界首”之称,即位于泰安、莱芜、济南、章丘交界处,可谓是“一脚踏四县,鸡鸣三市响”。
蒿滩市山乡野趣,民风淳朴,设有蒿滩市政厅、蒿滩邮政局、蒿滩大学堂等,这源自于雷励国际计划。1998年7月10日至9月21日,雷励国际计划首次在中国开展远征行动,就选择了“蒿滩市”。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在蒿滩修建一系列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小水坝,用于蓄水和防止水土流失,被称为“雷励工程”,并在下港乡的盘坡村修建一所希望小学。蒿滩市借助于雷励国际计划,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与国际接轨,让世界注目。
顺蒿滩市公路向上走不远就是,长城岭省级地质公园。因天气不好和地处偏远,只有我们四个游客,景区大门紧闭,只好从侧门绕进去,这里基本都是人造景观,所谓的地质公园,也只是在几处断层处立了几个说明地质构造的牌子而已,做为非地质工作人员和地质爱好者真没有多大兴趣,更不要说还要花钱购票进入。
其实这里的自然景观还不错,如果少点人为痕迹,多点自然原生态,游客会更感兴趣。
终于在下午3点11分到达七星台停车场,全程15.35公里,耗时5小时37分钟,最高海拔838.8米。虽然在雾中走了一段弯路,但因祸得福,看到了更多美景。全天除了午餐,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在不停地走,虽然有点疲劳,可收获更大。预报中的小雨,在我们开始爬山时就悄悄地停了,当我们坐公交车到家下车后又悄悄地下起来了,可能是因为我们人品好,连老天爷也会眷顾我们!
秋尽一夜雨滴声,
山间乡野雾蒙蒙,
身似仙境为人醉,
美景奇观赏雾凇。
——南山壁虎作
前一篇:济南游记:百丈崖—莲华山—危山
后一篇:云遮雾罩中的泰山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