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2015-08-11 09:02:45)
标签:

旅游

登山

户外

健身

摄影

分类: 驴行济南

  2015年8月8日,星期六,山野户外一行9人(南山壁虎、ay53、青山有我、我爱我家、学晟、追鹿人两人、高山流水、拙人勤耕),早上6点30分在燕山立交桥乘303路公交车,约一小时后到达虎门村。

  虎门村位于历城区彩石镇南约12公里处,四周群山环抱,青山绿水,泉水众多,每到雨季,山泉水沿河沟自山中奔涌而出,气势磅礴,声震四方。

  下车后往前走不足百米就是空心山入口,原想从空心山洞中穿过上山,可每人30元的门票感觉实在是不值,门前景点建筑制作粗劣,洞内也没什么奇特之处,如果价格更亲民更实在一些,那么凡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进去看看,不是收入更多吗!随转身改走青龙峪,沿山村小路上山,穿过一片果园后不远就是一条骡马古道,这是用石板铺成的小道,据说以前没有公路时,从济南到莱芜就是通过这条骡马古道供人们行走和运输货物。

  这条线路已经走过多次,可每次走到这里都感触颇深,古人地勤劳和智慧令人钦佩,这条骡马古道修地很讲究,一块石板立着埋入地下,一块石板平铺地面,一立一平交叉往前铺开,这样即保证石板路坚固不会松动,又使骡马载重物时走在上面可以踏实,不会马失前蹄滑倒。

  沿骡马古道往上,就是两山之间垭口,此处山势很陡,很难直接登上去,骡马古道采用来回曲折的“之”字形路线,慢慢地攀上垭口。

  登上垭口,远山近景尽收眼底,群山连绵,层峦叠嶂,远处影影绰绰看到一些小山村点缀在青山绿树中。继续沿骡马古道向南,道路在这里变成了慢坡向上的环山小道,沿着山腰,顺山就势,蜿蜒伸向远方。

  小道两侧灌木丛长势茂盛,可能这里走的人少,也可能是夏季植物长的快,有的地段已经很难通过,必须要借助手杖拨开树丛,才能挤过去,再者近期雨水较多,山上的道路比较泥泞,脚下很容易打滑。有的地方由于雨水地冲涮,小道外侧已经坍塌悬空,走时要特别谨慎。

  沿山腰小路来到又一个山垭口,这里是一个三叉路口,向南是有名的真武庙,可到达道沟村、佛峪村、枣林村;向西就是济南最高的村庄拔槊泉村;向北自然就是我们来的方向——青龙峪。

  在这高山之巅还有一眼泉——饮马泉,就坐落在三叉路的节点处,饮马泉走近看只是一口井,很容易被人忽略。但这海拔600多米高山之泉,一年四季不干不涸,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从南来的,北往的,还是西过的行人、骡马,经过长途跋涉登上此垭口,一定是人饥马渴,而此处一泓沁人心脾的清凉泉水,无疑是上天赐给旅途中人最好的礼物,称为饮马泉名符其实。

  从饮马泉向南约三百米就是真武庙,有初来者在学晟老师带领下前往拜谒真武庙,其他人在三叉口休息。虽然爬山时身上汗水不断,可是只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在山风的吹拂下,感觉凉风习习,身上的汗水一会就蒸发掉了,很享受很惬意。

  下一个目标就是拔槊泉,从三叉口沿村村通水泥路可以很方便地到达(汽车也可直达)拔槊泉村,拔槊泉村海拔780米,是济南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传说唐王李世民征东路过此地,人困马乏,便传令歇息。一员武将把槊扎在地上当拴马桩,那马因无水饮而狂躁暴跳,将槊拔出,泉水随槊涌出。后来人们便称之为“拔槊泉”。此泉为巨野河之最高源头。泉池呈瓮形,口小内阔,水自石壁岩孔流落池中,叮咚有韵,常年不息。
  我们来到拔槊泉时,这里正在施工,准备重新修建拔槊泉,以前的老碑、老建筑已经没有了,到处是堆放的石料等,心中难免有一点点遗憾,但希望重修的拔槊泉还能依然保持原有古朴质感。
  好在泉水依旧顺石壁哗哗地流入井中,我们借用老乡的水桶和扁担,接了几桶清澈的泉水,大家先是轮流倒水洗手洗脸,洗去一路风尘和疲劳,有心急者就手掬泉水喝起来,清凉甘甜的泉水立刻通过口腔和味蕾传导至大脑,满足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然后大家又纷纷将泉水灌入瓶中,留下来慢慢地享用。还用泉水将刚买来的黄瓜洗净,并将黄瓜浸泡在冰凉的泉水中,过一会拿出来吃,又脆又凉,十分清爽可口。

  看完拔槊泉已近中午,大家找一僻静荫凉处午餐,简单午餐后,大约12点半开始沿拔槊泉村北面的山沟下山。一开始这里的山势较陡,一条隐映在树丛中的小路在山崖壁上左右盘旋向下,小路已经被前几天的大雨冲涮出深深的一条沟,这里即是人走的小道,同时也是下雨时的水道,道路非常湿滑、泥泞,脚上沾满粘粘的黄泥巴,鞋子也重了不少,最为困难地是稍不留神就会摔跤。

  经过40多分钟地拼搏,我们终于来到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这里两侧是高高的崖壁,在两山之间的沟内是一条经过人工改造后的农田,有村民种的各种农作物,有豆角、西红柿、玉米、谷子等,虽在高山峡谷间,但却长势喜人。

  原来这峡谷中的农田藏有玄机,农田下面暗藏一条水渠,下大雨时,水会从高处农田的水渠里向下一级农田水渠流,不仅不会冲毁庄稼,还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每一级农田又都留有取水口,当天旱需水时,即可从取水口取水浇地,确保旱涝丰收,不得不佩服我们上一代农民地辛劳和智慧。

  顺山沟道路一直走就是响呼噜泉,响呼噜泉是季节性的泉水,只有现在这个季节才出现,在离响呼噜泉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泉水地咆哮声,响呼噜泉“鼾”声如雷,泉水犹如一轮大磨盘喷涌而出气势恢宏,又如一轮皎洁的明月落入水中清澈透明,众游客贪婪地将大大小小的水桶插入泉池中汲水,场景十分感人,市区里众泉还没有苏醒之时,响呼噜泉已经率先喷涌,当我们陶醉在大自然的奇特美景时,不要忘记对环境地保护,当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时,也不要忘记对大自然地回报。

  响呼噜泉是历城区彩石镇玉河泉群中的主泉,玉河泉群从泉眼中沽沽涌出,向下注入巨野河,颇为壮观!

  玉河泉众泉眼分布在彩石乡玉河泉村内河旁。朱元璋征战山东,三户人家逃避战乱至此。在挖除井底淤泥时,居然挖出三条小鱼。他们就改名为鱼河泉。之后来此安家落户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小村落。到了清朝,人们已经发掘出八处大的泉眼,小泉眼不计其数。众多泉水汇成小河,像一条玉带环抱着村子,滋养着这里的人们,因此人们将其改称为玉河泉。玉河泉泉群水量丰沛,汇集成溪,如同一条玉带绕村一周,最后流进巨野河。全村七八十户人家,错落分布在小山谷里,家家户户一年四季喝泉水。一泉成河,一泉养村。玉河泉70多年未断流。

  看过众泉,我们沿村里依傍在玉泉河边的道路向下游走,一路走一路欣赏滚滚河水奔腾咆哮、奔流不息,势不可挡之势,伴随着玉泉河,我们在下午2点来到万粮峪303路车站,可是车已经在一点就走了,如果等下一班车要到下午4点半。这里离虎门不远,决定步行到虎门乘坐2点30分的车,算一下时间刚好够用,说走就走,一阵急行军,到虎门只等了几分钟就坐上车,大家顺利结束一天的行程返回市区。

  今天总行程11.4公里,最高海拔700多米,只有一个拔高,道路还是比较好走,下山有段路比较陡,有点困难,一路景观不错,有山有水,游山戏水,值!

中国济南-山野户外 QQ:282653861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济南游记:青龙峪-拔槊泉-响呼噜泉游山戏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