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学日志 |
从一档英语教学节目中看到这样的一个片断:
“满眼都是”用英语怎么说?“full of my
sight”?"full of my
eyes"?"按照汉语的思维,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full”来替代“满”,但是正确的说法应该是“as
far as
I can see”.这个节目的有趣之处在于它用“满眼都是”这个说法去问了很多人,得到了千奇百怪的答案,最后被一人说对了,得到了特别准备的礼物。通过这个过程,使学习者对于这个表达法有了一个较深刻的印象。因为在我们的外语学习中,常常会用自己母语中的一些表达法去构拟所学习的外语的表达法,有的时候可能对,有的时候可能不对,如果对了我们会印象很深刻,如果不对,我们会去追问正确的答案,可能印象会更深刻。因为语言中的却存在一些非常对应的语言结构,这可能根源于人类在认知上的一些共通特性,而语言又要认知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可以借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一些尝试,如英语中有“long time no see”的说法,如果学生已经学过了“好”、“久”、“不”、“见”这些词语,可以模仿电视节目里的方法让学生来构拟汉语对应的说法,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母语与对象语言在一些结构上的类似与差异,有助于他们对语言的生成机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当然也要提醒学生正确地使用这种方法,否则就会造成过度泛化或负迁移。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方法称为“构词猜想”法,并进行扩充。
欢迎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讨论,提出你的看法和意见。
前一篇:社区里的老人
后一篇:成都小巷系列之蜀华街的大皂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