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妈妈的眩晕症,据说颇有历史,三十多岁的时候,曾经平白无故地晕了一次,晕到天旋地转,连一个手指尖都动弹不得,不过也没有用药物干预,躺了一阵子就好了。
第二次晕是在她将近60岁的时候。外婆刚去世,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大舅就得了重病,那一天是单身的大舅到我家,在自己手术前布置一些生活安排,之后又孤单地离去。妈妈站在窗口目送他,心里万般难受,一回头,晕的感觉已经是铺天盖地,人就站不住了。
后来就偶尔地晕,断断续续地晕,造成晕状态的原因,无非是生气了、受累了、天气热了,等等。好在每次只晕一阵子,或者一两天,之后又会平稳下来。
这一次晕,起因是北京的大姨得了比较严重的紫癜。大姨也七十有四,身体一直弱弱的,这场紫癜来得紧急,我表哥姐约是慌了,就忙不迭告知了天津的亲属。可是他们忘了,我妈也是老年人了呀,也是古稀之年了呀,哪里禁得住这样直截了当的惊吓,大姨的病情稳定住了,我妈却倒下了――晕的。
这次晕,可是不轻了,身子不能移动,头也不能转动,从四月份开始,起初还能抗得住,后来严重了,躺在床上,二十几个小时动弹不得,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天旋地转,别说进食水了,连内急都解决不得。
没办法,妈妈让爸叫了辆救护车,一中心急诊人多进不去,就先到了二七二,输了两天的液。可惜这次潦草的治疗效果没能持续多久,很快,妈妈的晕就变本加厉了,直到闭上眼睛就晕得不行,连续三四天百十个小时,根本没办法睡觉。
这样耗下去,别说老年人,就是年轻人也扛不住了,妈妈终于下决心住院,于是在爸爸的陪护下,又一次到一中心的急诊部报到。这一次很顺利,被直接收入了神经内科。
我是在妈妈住院的第二天得知消息,急匆匆赶回了天津,那时候妈妈已经输了二十几个小时的液,借助这些药物的干预,成功地睡了一觉。随后,我们陪着老人家完成了心电图、脑CT、脑部核磁共振、颈部核磁共振、腹部B超、抽血等一系列检查――过去的医生凭借望闻问切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现在的医生离开这些仪器已然是举步维艰了――检查的结果似乎都还说得过去,7月6日,妈妈的主任医师发出指令,第二日上午要找患者家属谈话。
转天我就起了个大早,8点钟之前赶到医院,准备随时听从主任医师的召唤。走到住院部的北区,远远就看见送早点的爸爸在病房门口的推车上坐着,我当时还以为是医生查房,把家属请出来了。没想到爸爸看见我,立即慌里慌张地迎过来,等他几句话说完我才知道,原来位列“天津三大医学中心之一”的一中心医院,居然没有抢救室也没有太平间!昨夜,妈妈邻床的昏迷老太突然病情加重,召来数位医生护士在病房就地抢救,最后无力回天,眼看着老太趁夜瑶池赴会去了,医生护士们摇头撤离,就这样把尸体留在了病床上,等待逝者的家属斟酌处理。
你想想,前半夜是热火朝天的抢救,后半夜一具遗体就盖了被单摆在那儿,让只有半米之隔的我妈妈怎么能休息?别说躺下睡觉了,就是在自己的病床上都坐不住,只好勉强待在楼道里面,由我请的护工陪着,溜达……
可惜楼道里也不得安宁。另一间病房里,一个21岁得了脑炎并发症的女孩惨叫连连,又是召来数位医生护士在病房就地抢救,最后无力回天。女孩停尸在病房内,父母亲属环绕床边号啕大哭,声震整个神经内科北区,所有的病人哪个还能躺得下?都爬起来了,眼睁睁折腾到天明。
我妈妈在楼道里溜达了两三个小时以后,有个小护士好心,把她带到护士站休息,只是妈妈在护士站的床上还没有躺稳,护士长又凶神恶煞般地冲进来,要把妈妈再轰回楼道去。妈妈本来就已经一夜没睡,溜达得够呛,加上深受邻床老太抢救和去世的刺激,终于忍无可忍,和护士长吵了一架,总算争得了在护士站休息几个小时的权益。
这些事都发生在夜里,等我早上8点赶到医院,妈妈还在护士站的床上生气。失眠、紧张、激动、愤怒,加上深受刺激,不但好不容易缓解的眩晕又回来了,而且连本来比较平稳的心脏也难受起来,血压也飙升了。这回不但她晕,连我都有点晕了。
那时候妈妈还没吃上早点,更没办法按照惯例完成输液治疗。我赶紧先安排她吃早点,然后出去探听那位老太的后事怎么进行,遗体何时拉走。本来,妈妈坚持说不用给护士添麻烦,老太的遗体离开后,她还可以回到自己的病床去,没想到一打听,人家的家属还要把老太在病房里再摆上半天,等到亲人到齐了,举行一个小的告别仪式,再把遗体拉走……
NND,按理说逝者为大,按理说家有丧事我们应该体谅,问题是,再怎么说,您也不能把尸体摆在病房里十几个小时啊!您的悲痛不是干扰别人生活和治疗的理由啊!不能跟死者家属上论,我只好转身去找那个好心的小护士,在她的帮助下,给我妈调换了房间,总算赶在9点钟,开始了当天的输液治疗。
和主任医师的谈话倒还比较理想,检查结果显示,妈妈主要的病因是脑干缺血,另有一些轻微的陈旧性脑梗;颈椎有些问题,但不是引起眩晕的罪魁;另外就是因为常年吃药,导致肝功能有点受损,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把相关的西药换成了中药。妈妈的心脏倒是维持得比较稳定,对于一个曾经的极高危心梗患者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成就了。
听说自己的状况还不错,妈妈就开始吵着要出院,考虑到一中心的种种实际情况,我们也觉得她还是回家静养比较好,于是,在完成了一个十天的疗程之后,我们把妈妈接回了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