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完女排的“和平大战”,中国队很郁闷的以2:3输给了美国队,这场球的失败,我认为主教练陈忠和应该负全部责任。
写这篇文字之前,我没去看新浪新闻的留言板,因为关于女排赛事的留言板一贯是赤裸裸的地域攻击,看得人眼里冒火,我只想在博里聊聊自己对比赛的看法,就算一吐为快吧。
说陈忠和应该负全责,是因为他明显表现出临场调度不力的缺陷。女排姑娘们本身各有所长,但作为主教练的陈忠和并没有把这些所长完美地融合起来,变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和对手抗衡,而是用很多堪称莫名其妙的安排去完成比赛,输给美国(包括上一场输给古巴)也就毫不奇怪了。
首先,过分依赖某些老队员。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队员的心态和经验,是新队员不能比拟的,在某些情况下,重用老队员确实有稳定军心的作用,但重用也要看运动员本身的状态,例如今天的比赛,冯坤的传球既缺乏变化又缺乏隐蔽性,但陈忠和一直坚持要她在场上调度,双方打到第三局的时候,中国队以21:22落后,这时候陈忠和换上魏秋月,立刻效果明显地把比分打到了23:22反超一分,但陈马上又把冯坤换上,继续比赛。另外,今天的比赛赵蕊蕊状态始终不好,拦网和扣球都很难得分,但陈忠和直到中国队攻防完全处于下风才换上薛明,薛明上场立刻在攻防两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明白陈为什么要过20分钟才能意识到这一点?而且薛明曾经被排管部门特意调入天津队训练比赛了半年,她和魏秋月的配合要远远好于和冯坤之间的配合,但陈死死抓住冯坤不放松,以至于中国女排的进攻一直非常不理想。此外要提到的还有杨昊,杨昊的进攻手法多,力量大,但是杨昊在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吊儿郎当”,救球时脚下基本不移动,一传接得很差劲还嬉皮笑脸,当她转到后排时,陈忠和就应该安排李娟把她换下,但陈却依旧安排杨昊在场,以至于好几个该救起的球没有救起,该到位的一传没有到位。
第二,陈忠和的换人永远要慢上好几拍。无论是魏秋月替换冯坤,薛明替换赵蕊蕊,李娟、王一梅和杨昊之间的互换,刘亚男替换王一梅,他都是在场上局面完全处于下风才做出反馈,以至于中国队能得分、能扳平甚至能反超的机会都白白浪费。
第三,陈忠和的暂停使用非常不及时。纵观美国女排整场比赛,几乎每落后两三分或者被对方连追两分,郎平都会马上叫暂停,布置打法,给队员冷静的时间,而陈忠和却常常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对方从17:22追到21:22,他才想起来喊一个暂停,而这时候对方已经连得四分,气势完全打出来了。
第四,某些队员的使用非常值得质疑。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徐云丽,我简直不知道陈忠和带这么一个队员在身边有什么用,就为了听到乡音吗?女排的几场比赛徐云丽上场次数屈指可数,只有在某个关键时刻需要拦网了才用她换下周苏红,而当对方的一攻打成了,徐云丽也就完成了任务(开赛至今我还没看到她拦住一个球),可以下场休息了。最可气的是她几次上场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站位,稀里糊涂地这里站站那里站站,全靠其他队友把位置指给她,这样的队员要她何用?
其实在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里,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女排比赛,但是现在陈忠和的指挥调度能力,已经把看女排比赛从快乐变成了一种揪心和痛苦,我真想揪着陈忠和的耳朵说:你看不到队员的优缺点和合理搭配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
冯坤:作为队长,冯坤没有必胜的心态与气质,当女排打逆风球的时候,冯坤的一脸茫然让我们心痛,希望冯坤能明白,她对全队有多么大的精神影响。作为二传,每当比赛进入紧张的相持阶段,冯坤的传球就出现五大缺陷:1、过于依赖四号位强攻,组织不起快速多变的战术;2、传出去的球角度不好,或者球速和高度非常不合理,导致进攻队员常常要打调整球,很难下分;3、常常给主攻传出开网球,导致强攻变成远网,王一梅和李娟多次被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4、常常给出莫名其妙的回传球,比如王一梅刚刚接了个一传,或者李娟刚刚救了个险球,从地上爬起来还立足未稳,冯坤已经把球又传回来安排进攻,结果队员不得不很狼狈地跳起来击球,导致被拦或者出界,而当时其他主攻副攻接应都在身边,冯坤完全可以把球分配给身体姿势更舒服的球员去进攻;5、有时候急功近利,非常想依靠自己的力量下分。想为全队分担得分任务是好事,但不能不分时机就来二次攻,甚至直接完成扣球,今天对美国,冯坤的二次攻和扣球好几次被救起或拦死,就说明她选择的时机有问题。
赵蕊蕊:赵蕊蕊的发挥波动比较大,打顺了拦网和进攻都有威胁,打不顺就两端同时出现状况,比如今天,这时候就应该及时用薛明替换。而且赵蕊蕊身高又高,腿上又有旧伤,当赵蕊蕊转到后排的时候,这两方面因素就决定了她几乎不可能参与防守,而她的发球又没有太大威胁,这时候就应该及时用刘亚男将其换下,保证防守和一传的质量。
周苏红:中国女排里最值得赞扬和尊敬的一位球员,进攻和防守、接一传都竭尽全力,我不想多评议,只想为她加油,顺便祝福一下汤淼!
马蕴文:马蕴文的发挥还是不错的,和07年的她相比,称得上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但马蕴文的球风还是偏软,进攻时常一次打不死对方,希望她多提升自己的力量。
王一梅:王一梅是不可多得的重扣手,发球也走出了前段时间的低谷,但是她扣球手腕变化少,不擅长打调整攻,冯坤最近给她的喂球很多次打起来都不够舒服,不是离网太远就是高度不对,所以导致王一梅有不少次扣球被拦。当连续被拦后王一梅自我的调整不是很及时,有时候就头脑发懵或者不敢打了,这一点需要大梅尽快成熟起来。
李娟:李娟是大主攻里面技术最全面的一个,手腕变化多,发球有一定威胁,防守稳定,头脑冷静,小球串联技术好,打调整攻比王一梅要擅长得多,唯一的软肋就是缺乏力量,球风偏软,如果能增加一些力量,李娟在主攻手里就能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张娜:张娜号称“不死鸟”,是中国队场上的精神领袖,但自从做了颈椎关节置换手术之后,张娜明显受到了伤势的影响,在救球方面有时候不是很敢做动作,但她的一传依旧值得称赞,她飞身摔救的起球也给中国队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力量。
刘亚男:曾经的主力现在的替补,陈忠和只用她来接一传和拼防守,其实刘亚男的快球曾经是“世界第一快”,如果进攻上多给她点机会也许还会有惊喜。
魏秋月:年纪轻轻已经是天津女排的主力二传,在场上非常冷静,有大将之风。常有人拿魏秋月和冯坤比较,说她的传球速度慢,手法缺乏隐蔽性,但是魏秋月相对慢速的传球更对王一梅的胃口,而且魏秋月的拦网和防守明显比冯坤积极,何况,现在只要双方进入激烈对抗,冯坤脑子就发懵,给出的球全是高弧线的四号位,传的也比较开网,这样的时候冯坤传球的隐蔽性还不如魏秋月,如果换人效果肯定好得多。
薛明:07年的最佳新人,拦网快球都不错,经过在天津队的训练,薛明的小球串联技术也有明显提升,和魏秋月的配合也更得心应手。如果赵蕊蕊发挥不佳,用薛明及时顶替是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如果场上有薛明、王一梅和李娟同时在场的话,二传不如直接换上魏秋月,她和薛明、王一梅的配合无疑胜过冯坤,而同样来自天津队的秋月和李娟、张娜在防守上也能够交出一份相对满意的答卷。
杨昊:杨昊打球手腕变化比王一梅多,进攻力量比李娟大,除了年龄偏大体力下降,本来是大主攻上一个很好的替补选择,但杨昊最近散漫随意的气质越发严重,一传和防守乱七八糟,所以有时候替换大梅和李娟并不能在攻防两端都起到积极效果,希望杨昊能够明白,当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钟,现在有时候真的是为荣誉而战,收起你的懒散来,为中国女排奉献更多的力量。
徐云丽:基本是个吃白饭的,不多说了!
特别说明:本文为博主原创,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后记:
昨晚女排和日本打了一场3:0,三局比分分别是26:24,25:16和25:14,粘贴一篇新浪网奥运站的报道,证实我上面的分析正确。
记者马寅报道:
小组赛最后一场,中国女排对阵老对手日本,开局就以3比12大比分落后。场上的冯坤、赵蕊蕊、杨昊一度几乎怔在那里,眼神很迷茫。
主教练陈忠和两次主动叫了暂停,但都没有起到效果。无奈之下,陈忠和只能先后换下先发出场的主攻手杨昊、主二传冯坤和主力副攻赵蕊蕊,组成一个年轻的阵容,场上一度只有周苏红一个老将。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陈忠和被迫做出的这一系列换人决定成就了中国女排的一场好球。魏秋月、薛明和李娟上场后,中国女排马上从3比12大比分落后的窘境中走出,王一梅的大力扣杀和薛明、魏秋月的拦网连续得分,中国队很快追平并超出,最后以26比24赢得首局。此后,中国女排走上坦途,不仅在第二局开局回敬了日本队一个12比3,而且再没给日本队机会,依靠这套年轻阵容直落三局战胜对手,锁定胜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