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翡翠分级的国家标准

(2014-07-16 21:05:52)

    据国家标准《翡翠分级》(GBT 238852009)的规定,翡翠分为无色、绿色、紫色、红一黄色四大类。每类从颜色、透明度、质地、净度四个方面对翡翠进行级别划分,井对其工艺进行评价。

  1、无色翡翠分级

  从透明度(表2)、质地(表3)、净度(表4)三个方面对无色翡翠进行级别划分,并对其工艺进行评价。

2   无色翡翠透明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透明度级别

     肉眼观测特征

单位透过率

 参考t()

商贸俗称

(参考)

 T1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强,汇聚光斑明亮

透射观察:绝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清楚可见

   t85

玻璃地

 T2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较强,汇聚光斑较明亮

透射观察: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

特征可见

  80t <85

  冰地

 

 T3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弱,汇聚光斑暗淡

  透射观察:部分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尚可见

 75t <80

 糯化地

 微透明

 T4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仅可见微量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少量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模糊不可辨

  65t <75

 冬瓜地

 不透明

 T5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难见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微量或无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不可见

  t<65

 瓷地/

干白地

 

 

 

 

 

 

 

 

 

 

 

 

 

 

 

 

 

 

 

 

 

 

注:表中“单位透过率”是无色翡翠厚度为l mm时对可见光的透过率。

 

3    无色翡翠质地级别及表示方法

质地级别

肉眼观测特征

颗粒粒径dmm

极细

Te1

质地非常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

难见矿物颗粒

d<0.1

Te2

质地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可见矿物颗粒,但肉眼难见,粒径大小均匀

0.1d<0.5

较细

Te3

质地致密,肉眼可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较均匀

0.5d<1.0

较粗

Te4

质地较致密,肉眼易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不均匀

1.0d<2.0

Te5

质地略松散,肉眼明显可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悬殊

d2.0

 

4   无色翡翠净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净度级别

肉眼观测特征

典型内、外部特征类型

极纯净

C1

肉眼未见翡翠内外部特征,或仅在不显眼处有点状物、絮状物,对整体美观几乎无影响

点状物、絮状物

纯净

C2

具细微的内外部特征,肉眼较难见,对整体美观有轻微影响

点状物、絮状物

较纯净

C3

具较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可见,对整体美观有一定影响

点状物、絮状物、块状物

尚纯净

C4

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易见,对整体美观和(或)耐久性有较明显影响

块状物、解理、纹理、裂纹

不纯净

C5

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明显可见,对整体美观和(或)耐久性有明显影响

块状物、解理、纹理、裂纹

 

无色翡翠常见内部特征类型有点状物、絮状物。

点状物:是指翡翠中的点状内含物,可呈白、灰白、黄、褐、黑等颜色。

絮状物:是指翡翠中的棉絮状、丝网状内含物,主要呈白、灰白色,部分呈褐、黑等颜色;块状物—是指翡翠中的块状、团块状内含物,主要呈白、灰白色,部分呈褐、黑等颜色。

无色翡翠常见外部特征类型有破口、刮伤。内外部兼有的特征类型有解理、纹理裂纹等。

破口:翡翠表面破损小口。

刮伤:翡翠表面很细的划伤痕迹抛光纹,抛光不当所致的细密现状痕迹,在同一方向上大致平行。

解理:组成翡翠的矿物晶面和(或)解理面呈现的点状、片状闪光,俗称“翠性”。

纹理:翡翠中由板状、柱状或片状矿物近乎平行排列而呈现的纹相,俗称“石纹”。

裂纹:翡翠中晶体的连续性和(或)完整性遭到破坏而产生的裂隙。

2、绿色翡翠分级

绿色翡翠按翡翠颜色色调(表5)、彩度(表6)、明亮度(表7)、透明度(表8)的差异进行级别划分。

 

5       翡翠(绿色)色调类别及表示方法

 色调类别

 肉眼观测特征

光谱色主波长

参考值λ(nm)

 绿

G

样品主体颜色为纯正的绿色,或绿色中带有极轻微的、稍可觉察的黄、蓝色调

 500λ<530

绿(微黄)

yG

样品主体颜色为绿色,带有较易觉察的黄色色调

530λ<550

绿(微蓝)

bG

样品主体颜色为绿色,带有较易觉察的蓝色色调

490λ<500

 

6   翡翠(绿色)彩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彩度级别

肉眼观测特征

色纯度参考值 Pe()

GemDialogue色卡彩度参考值C()

极浓

 Ch1

反射光下呈深绿色-墨绿色,颜色浓郁,透射光下呈浓绿色

Pe65

C85

 

Ch2

反射光下呈浓绿色,颜色浓艳饱满,透射光下里鲜艳绿色

45Pe<65

65C(85

较浓

Ch3

反射光下呈中等浓度绿色,颜色浓淡适 中,透射光下呈较明快绿色

30Pe<45

45C<65

较淡

Ch4

反射光及透射光下呈淡绿色,颜色清淡

20Pe<30

25C<45

 

Ch5

颜色很清淡,肉眼感觉近无色

10Pe<20

5C<25

 

 

 

7   翡翠(绿色)明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明度级别

肉眼观测特征

GemDialogue

色卡灰度标尺

 参考值G()

明亮

Vl

 样品颜色鲜艳明亮,基本察觉不到灰度

    G<10

较明亮

V2

样品颜色较鲜艳明亮,能觉察到轻微的灰度

    10G<30

 较暗

V3

  样品颜色较暗,能觉察到一定的灰度

    30G<50

 

V4

样品颜色暗淡,能觉察到明显的灰度

    G50

8   翡翠(绿色)透明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透明度级别

     肉眼观测特征

单位透过率参考值t()

商贸俗称(参考)

 透明

 T1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较强

透射观察: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可见

   t75

玻璃地

 亚透明

 T2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弱

透射观察:部分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尚可见

  65t <75

  冰地

 半透明 

 T3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仅可见微量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少量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模糊不可辨

 55t <65

 糯化地

 微透明-不透明

 T4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难见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微量-无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不可见

  t<55

冬瓜地-

瓷地

 

 

 

 

 

 

 

 

 

 

 

 

 

 

 

 

此外,翡翠(绿色)的质地分级和净度分级及表示方法,参照翡翠(无色)的分级标准。翡翠(紫色)及翡翠(-黄色)分级,参照翡翠(绿色)的分级标准。

    3、翡翠不均匀性评价

  若待分级翡翠的颜色、透明度、质地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均匀,且不均匀程度不可忽视时,应对不均匀因素存在显著差异的部分分别进行评价。   

    (1)颜色不均匀性评价:应对其颜色特征(颜色形状、比率、分布特征,与基底的对应关系)进行描述和评价。颜色形状及分布特征详见表9

9   翡翠(绿色)颜色形状及分布特征

  编号

  颜色形状

    分布特征

    1

    点状

颜色呈点状散布

    2

    丝线状

颜色呈丝状或线状展布

    3

    絮状

颜色呈絮状分布

    4

    脉状

颜色呈脉状延伸

    5

    网状

颜色呈网状交错

    6

    块状

颜色呈斑状、团块状聚集

(2) 透明度不均匀性评价:应对其透明度特征进行说明。

(3) 质地不均匀性评价:应对其质地特征进行说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