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魏校长的患难之交

(2012-04-23 15:39:29)
标签:

杂谈

我与魏校长的患难之交 

山里人(2012年04月22日)   

    今天风和日丽,又是星期日,临近五一劳动节,结婚的人家较多,附近一早就不断有鞭炮声响起。今天,职校魏校长也为儿子办喜事。中午山里人便赶往金伯爵大酒店参加婚礼。

    酒店门口,魏校长夫妇打扮一新,笑容满面迎接一拨拨的客人。魏校长虽已50出头,但仍然满头黑发,又逢喜事精神爽,显得格外年轻。他身穿做工精致的灰色西装,端坐在太师椅中迎客——他从小患小儿麻痹,右腿落下残疾。见我到来,他赶忙向旁边站立的新郎、新娘介绍:“见过这位大爷,他是我的患难之交。”

    魏校长是我比较佩服的人。他虽身患残疾,行走不便,但是脑筋灵活、善良热情,他自强不息,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在市场上顽强拼搏,兴办起一座职业学校和一间服装加工厂,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吸引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做妻子,积累起可观的家产,购置了高档轿车,日子过得十分兴旺,让我们这些身手健全的人自愧不如。他的事迹在省城媒体上多有报道,成为残疾人自强不息、自食其力的榜样和代表。

    魏校长为何称我们是患难之交呢?这源于一次颇为惊险的旅程。

   

    强烈震感

    大概是1999年的8月份,天气还炎热,省希望办组织了一次给农村希望小学捐赠的活动,魏校长带着几十套鲜艳的校服和学习用具参加。记得当时还有一所小学校长带着20多名小学生参加,还有一位残疾英语教师和她的丈夫也参加了活动。另外就是一帮省城媒体的记者。

    大轿车早上出发,奔驰了好几个小时,下午三四点才到达位于省城西北方向、黄河边上、群山之中、全省最穷的一个县的县城。第二天一早又出发进入深山的一个山村,村名想不起来了。村子虽然偏僻,风光倒也不错,到处是老树蔽日,瓦屋相接,相比久居的喧嚣城市,颇感宁静平和。省希望办的官员带领这么多人来到山沟里,立即引起轰动,村民们倾村而出,聚集在希望小学里、山坡上、屋顶上,观看捐赠仪式和城里来的小朋友们表演的节目。

    在这里,让山里人感到最为震撼的有三点。首先,没想到这里这么穷。虽说位于黄河边上,却严重缺水,十年九旱,工业极不发达。我们住的县招待所,据说条件最好,却又脏又破;晚上县长设宴招待,据告知是尽全力操办,饭菜却难以下口;县长即席诉苦,全县工资数他高,每月也只有800多元,许多单位经常发不出工资……

    其次,没想到这里拐卖妇女这么严重,据说全县有上千名被拐卖来的妇女。当地因为贫穷,聘礼昂贵,许多人娶不起媳妇,于是拐卖外地妇女十分猖獗,穷人花很少的钱买来作妻子,有些贫穷人家甚至兄弟共娶一妻。这里距离乡里遥远,要带上干粮走近一天时间。有被拐卖的妇女逃出来问路时,当地人听到不是本地口音,就抓回家成了自己的媳妇。当地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农民们开玩笑说:“小心你们带来的女学生被人抢了。”吓得小学校长时时清点人数。

    再次,没想到希望小学建得这么差。据了解,希望小学工程是承包给村长的弟弟干的,工程造价超出本地水平一大截。我们看到,墙十分的单薄,门窗和玻璃也很单薄,略一摇动便哗啦啦响,工程十分粗糙,连我们这些外行也看不下眼,省希望办官员更是看的直摇头。

   

    遇到危险

    一切结束已经是下午三四点。省希望办官员商量决定不从来的公路返回,翻山抄近路争取当晚返回省城。当地干部说路不会有问题,近日还有车辆从这条走过。于是一干人马告别山村乘车出发。

    半路上,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天气也渐渐寒冷起来。快到山顶的时候,出现了险情。山区公路全是土路,一下雨,土路变成了胶泥路,司机不敢开快,大轿车尽管像乌龟一样爬行,却总往路边滑,路两边不是沟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令人心惊肉跳,每出现轿车滑到路边的险情,司机就叫全车人赶紧下车,可怜魏校长和另一位残疾人腿脚不便,无奈只好留在车上,胆战心惊地看司机冒险操纵汽车。司机带的被子、棉大衣成了最好的防滑用品,汽车往那边滑就垫在那边的轮胎下。一次,车上的十几个男人下车,同时使出浑身力气才算把滑向路边的大轿车死死抗住,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到了山顶,前面是一个长长的大下坡,魏校长说什么也不敢坐在车上了,大叫一声:“摔不死也要吓死了,这车我不坐了!”一拐一拐地沿着路边走去。全车人也跟着下车步行。等到一车人走到安全地带,司机才敢小心翼翼地把轿车慢慢开到坡底,却再也滑得上不去了,只好熄火停在路边。

    此时已是深夜1点多钟,山野四周漆黑,看不到一星灯光,手机没有半点信号,无法联系,大家还没有吃晚饭,饥肠辘辘,只有默默地呆在车上。孩子们不再叽叽喳喳,早东倒西歪睡着了。此时,真正让人体会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境地。

    正在无望中似睡非睡、朦朦胧胧之际,忽然有人说:“对面有车来了。”只见漆黑的夜空中,有几束灯光

由远而近,不一会儿,三辆农运车来到轿车前,原来是当地乡镇派来为我们的轿车垫道的。顿时,人们精神为之一振,瞌睡一扫而光。

    沙土撒到路面上后,轿车不再打滑,随之继续上路,跟着农运车走不多远便来到了这个乡政府。原来,省希望办官员乘小轿车先行,看到我们没有上来,知道是路滑难行,于是联系当地官员搭救了我们。在这个乡政府,我们吃到了平生最香、热乎乎的大碗挂面,盖着肮脏的被子在乡政府办公室的床上睡了香甜一觉。第二天早晨,旭日东升,我们以深深的衷心谢意告别了乡政府淳朴的人们,向省城进发,走不多远有了手机信号,我们才知道,家里也因为我们迟迟不归乱作一团,几十名小学生家长聚在学校彻夜不散,有家长甚至向省交警报案,说西北方向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从此后,同行的这些人便有了患难之交,断不了来往一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