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保卫战之一 起源
我2010年离开上海,回到淮安这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市,兜兜转转做了很多事情,2013年1月6日注册了淮安鸿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当时电子商务正是大行其道炙手可热的行业,虽然我的公司主营业务是办公用品学生文具,我觉得网上销售是必然趋势,所以着手准备一个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有网站,就得有名字,我觉得“鸿照”二字虽然寓意着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但是太普通。因为淮安地处苏北,也在淮海经济区范围之内,于是就把网站起名叫“淮海商城”。我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强烈,2013年4月底我就去淮安市工商局大院里面的淮安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签署合同着手注册“淮海”第35类商标。
记得当时是缴纳2000元的注册代办费用,当我向接待我的老师傅说出要注册“淮海”两个字商标的时候,他说不可能注册下来的,因为这个商标已经比较出名了,已经被广泛注册了。他还劝我就用公司名称里面的“鸿照”两个来注册。我依然比较坚持,我说:“大不了“淮海”注册不下来,再缴纳一笔钱注册“鸿照”。
过了一段时间,科文商标事务所通知我去领商标证书,说恭喜我捡了个准名牌商标。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世上的事情再难也要去做,只有做了,尝试了才有成功的机会。于是2013年当年,就快马扬鞭的上线了“淮海商城”电子商务网站。
其实,到现在我才明白,自己是幸运的是赶上“淮海”第35类商标原来的持有没用续展,就是在我需要的时候,恰巧就注册上了。可以说,我注册“淮海”商标,全程是合法、公开的,当时没用对原持有者存在侵权或者提出“撤三”。但是,这个社会,好人往往是最受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