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时评第二篇~
不要为“嫩模”推波助澜
□本报评论员 王封
第23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总决赛本月即将拉开大幕,有关“嫩模”的话题再次引发舆论的关注:小学生“嫩模”该不该参赛?我们需不需要让这些正在发育、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走上T型台?
其实,“嫩模”早已成为一种潮流,在两个多月前举行的第11届中国职业模特选拔大赛山西赛区总决赛上,还在上小学的12岁选手郭某是年龄最小的参赛者,并获得大赛优秀奖。
未成年的模特能给一场模特大赛增添多少亮点呢?“嫩模”的出现不过是模特界吸引眼球,制造轰动效应的一种手段甚至是噱头。在已经出现审美疲劳的当下,各种娱乐节目、选秀都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力求推陈出新,本来就是吃“青春饭”的模特赛事也只能出奇招,采取低龄化策略,以“嫩”博出位了。还有什么比“小学生捧起职业模特大赛奖杯”更夺人眼球的呢?
然而,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儿身着比基尼,其稚嫩单薄的身体做着各种性感的姿势,让成年人看了,只能说这小孩会模仿,但赏心悦目的美感却无从谈起。即便是再早熟的“嫩模”,其所展示出来的美,也不是社会大众所认可的,而是一种病态的美,只因为她们“嫩”而已。
“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作家张爱玲的这句名言,不知道被多少人当成了座右铭。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能在小时候扬名立万绝对不等到工作之后,只要孩子能出人头地,狭隘的父母之爱几乎没有不能做的事情。而一些主办机构为了商业利益,也很容易丧失底线,“嫩模”被各种利益诉求推波助澜,成为时尚潮流。
只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一旦被裹挟到纷杂的名利场中,接受成人的审美标准评判,为此可能受到的伤害,谁又认真考虑过?救救孩子,放过“嫩模”吧!
------------------------------
T型台原为建筑词汇,借用于时装界指时装表演中模特儿用以展示时装的走道。由于其形状大多是一个T型伸展台,所以以前一直称作T型台或T台。"天桥"极易与"通大之路"、"美丽的仙子"这样的事物发生联想,较为符合国人讨口彩、图吉利的语言习惯,这也是近几年"天桥"的叫法取代"T台"越来越普遍的原因之一吧。北京的天桥又曾是一个演艺人聚集之处,这又使人意识到时装表演在中国娱乐化的程度之高。走台的模特儿被称为天桥模特儿,与摄影模特儿、试衣模特儿相区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