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故事505:爱心不败

(2010-11-24 07:13:58)
标签:

我的随感录

每日一故事

随感小诗

樟青

分类: 每日一故事

爱心不败

 

选编:樟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44年的冬天,饱受战争创伤的莫斯科异常寒冷。两万德军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依次穿过。天空中飘飞着大片大片的雪花,所有的马路两边,依然挤满围观的人群。

 

大批的苏军士兵和治安警察,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划出了一道警戒线,用以防止德军战俘遭到围观群众的愤怒的袭击。这些围观者,大部分是来自莫斯科及其周围乡村的妇女。

 

她们的父亲,或是丈夫,或是兄弟,或是儿子,都在德国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丧生。她们都是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都对悍然入侵的德寇怀着满腔的仇恨。

 

当大队的德军俘虏出现在眼前时,她们全都将右手攥成了愤怒的拳头。要不是有苏军士兵和警察们在前面竭力阻拉,她们一定会冲上前去,把这些刽子手撕成碎片。

 

俘虏们都低垂着头,从围观群众的面前缓缓走过。突然,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走出了围观的人群,她平静地来到一位警察面前,请求允许她走进警戒线去好好看看这些俘虏。

 

警察看她满脸慈祥,便答应了。她来到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了印花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块黝黑的面包。她不好意思地将它塞到了一个拄着双拐的年轻俘虏的衣袋里。

 

年轻的俘虏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妇女,刹那间泪流满面。他扔掉了双拐,扑腾一声跪倒在地上,给这位善良的妇女,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其他战俘,也接二连三地跪了下来……

 

于是,整个愤怒的气氛一下子改变了。妇女们都被眼前的一幕所深深感动,纷纷从四面八方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硬塞给了这些曾经是敌人的战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读后感】1地狱天堂一念间,战争最将噩梦添。唯有爱心永不败,和平种子孕福田。——读罢故事,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着,我的耳边不断地回响着:

 

我看到了一群鸽子,翱翔于蔚蓝色的天空;我听到了天下母亲,诅咒着战争,讴歌着生命!原来,鸟巢与奥运,孕育着和平,放飞着美梦(《梦之旅》)

 

我要说,战争教人痛定把痛思,觅橄榄叶离贪瞋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祈盼,战争终将被善良抛弃,你瞧,蓝天白云鸽子,还有无忧无虑的孩提。(《战争》)

 

2叶夫图申科在故事的结尾,写了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这位善良的妇女,刹那之间便用宽容化解了众人心中的仇恨。此时,眼前这些战俘已经不再是敌人,他们已经是人了,因为他们的心中,已经被播种了爱与和平……”

 

战争把人变成了敌人而爱,又把敌人变成了。叶夫图申科的话,道出了人类面对敌人时,所能表现出的最伟大的善良,以及最伟大的生命关怀。(李智红)

 

【博友留评】1、仁智长者,不老爱心。(广行)

 

2、爱心不败,播种爱与和平——今日仍值得深思!读后感让乔木的读后感延伸开来……// 今日重读,心绪难平,心灵更加震撼!期盼!祈祷!为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亲亲乔木)

 

3、善意对待一切……(王不乱)

 

4、细节,民众素质。报告老师,今天横穿一条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远处开来一的士,老远就停下来。 友人让我赶快过街,说这是礼让行人。顿时有上帝的感觉。友人告知,这是正常现象。什么时候国人也能这样……(一目)

 

5、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读后感,当失望于现在的社会后,有了一丝的温暖,让我又觉得坚持“做人”原则是件美好的事情,抱怨心一下子平静下来!(火焱)

 

6“战争把人变成了‘敌人’而爱,又把敌人变成了‘人’。”——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继续顶上关于“快乐”的故事,但愿你我心中有“爱”,永远快乐。(樟青)

 

7、品读文章,玩味体会。每个人有每个人不一样的风采,哈哈!(朱又亮坦荡人生)

 

【相关阅读】1、童心无邪无量光,鬼魔遁迹黑手僵。唤回人性尊严再,留下一曲歌善良。——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刽子手的心,也在颤抖着……(《请把我埋得浅一点》)

 

2、赤子慈母本无心,随缘应化最妙音。光头帽子皆为爱,漫天花雨好温馨。(《爱心》)

 

3、六十余载化云烟,腥风血雨烙心间。痛定思痛和为贵,兄弟姐妹心手牵。(《自然之旅》)

 

4、天堂地狱一念间,化作羽毛也翩跹。凡尘自有真情在,不离不弃写新篇。(《盲人与导盲犬》)

 

5、智力可以受损,但爱不会。她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大爱无边》)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故事与“读后感· 2”,均选自亲亲乔木老师的博客(作者:李智红);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101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