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小诗:读《金刚经》(4)

(2010-09-21 08:19:48)
标签:

我的随感录

随感小诗

樟青

校园

分类: 随感小诗

读《金刚经》(4)

 

樟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

悟空入门处,发心无所住。

般若扬风帆,春苗吮甘露。

 

(二)

下济三途苦,度人无所度。

方便炼真金,圆成菩提树。

 

(三)

般若真空蓄,方便娑婆聚。

悠然清净行,如来无来去。

 

(四)

般若与方便,如梦亦如电。

日落明月出,春来百花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相关阅读】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2、般若与方便:(1)《金刚经》开示了般若道与方便道,告诉我们:修般若道,离相证悟——我空、法空、空空;修方便道,无住发心——以无所得为方便。(《我是居士吗?》)

 

(2)般若、方便之同异:般若是智慧,方便也是智慧。智论比喻:般若如金,方便如熟炼了的金,通达诸法空性,即能引发无方的巧用,名为方便。般若与方便,不一不异:般若侧重于法空的体证;方便侧重于救济众生的大行,即以便宜的方法利济众生。智论这样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金刚经讲记·印顺法师》)

 

(3)《金刚经》初由须菩提问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经佛解说后,须菩提又照样地再问一遍,佛答也大致相同。所以,本经明显地分为两段:初问初答为般若道,后问后答为方便道。此二道的分判,极好!

 

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所以名般若道;彻悟法性无相后,进入修道,一直到佛果,这一阶段主要为菩萨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

 

此二道即五种菩提。一、发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这三种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圣的三阶,是般若道。四、出到菩提;五、究竟菩提。明白此二道、五菩提,即知须菩提与佛的二问二答,以及文段次第的全经脉络了!(《金刚经讲记·印顺法师》)

 

——初稿于2010、9、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