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故事430:可以不聪明,不可不用心

标签:
我的随感录每日一故事随感小诗樟青 |
分类: 每日一故事 |
可以不聪明,不可不用心
选编:樟青
10年前,日本教育学家腾村特意做了一项这样的试验:选择两组12岁的孩子,先在操场上做简单的运动——跳绳。
5分钟以后,其中一组被告知:你们做得很好,是因为你们都很聪明;另外一组在不同的地点也进行了相同的活动,而他们被告知:你们做得很好,是因为你们很用心!
随后,又让两组成员分别进行投篮活动。那组被表扬很用心的学生,虽然对于投篮把握得不是很到位,投中的次数也可谓屈指可数,但他们都热情地去迎接这份挑战。
而那组在跳绳活动中被表扬很聪明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进行投篮活动时,他们愁眉苦脸,极不情愿地去完成这个投篮活动。
之后,又让这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活动。那组被表扬很用心的学生的成绩提高了30%;而那组被表扬很聪明的学生的成绩,相对于以前反而下降了20%。
接下来,腾村对这两组学生进行了10年的追踪调查。那组被表扬很用心的学生,在生活中总能去尝试一些新活动。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们选择的专业也是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而那些被表扬很聪明的孩子,平常做事总是局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喜欢挑战,满足于现状。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相对于第一组学生来说,明显呈现出单一化的特点。
【读后感】1、聪明反被聪明误,世间用心是真功。持之以恒莫执着,滴水穿石天门通。——腾村的研究证明: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最用心的。
读罢,想到了:“成事者,当然包括欲成大器者,应学会干笨事与小事,并持之以恒。聪明误事,因为他聪明,干不了笨事;眼高手低,因为他眼高,干不了小事。”(《你是天才》)
想到了:“事来心生,事去心空,净心尽力,积极且淡定;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持之以恒,神奇化腐朽。”(《读心经》)——生活中,切记:可以不聪明,不可不用心!
所以,当孩子们取得好成绩时,请夸夸“你很用心”;对于成绩不好、缺乏自信的孩子,也不妨夸夸“你真聪明”。其实,还是因材施教: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境界,彼一境界……
2、所谓聪明非聪明,所谓用心名用心。待到一日悲智起,原来聪明即用心。——重温,想到了《自信的旗帜》:促成世间万事万物,还须众多的因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想到了《美丽的歧视》:慈母临行密密缝,名师点灯泪纵横。原来歧视也美丽,忠言逆耳利于行。// 所谓美丽非美丽,所谓歧视名歧视。是法非法非非法,授受同体波罗密。
那么,“你真聪明”与“你真用心”,究竟谁是谁非?“是法非法非非法”啊!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巴德·舒尔伯格)一文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肃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3、言语道断非真谛,心行处灭可明理?世间一切皆为禅,拈花微笑波罗密。——今日,翻来覆去地唠唠叨叨着,似乎在想说明什么?但真正想说明的,说得清,道得白吗?
其实,真正的道理,在于各人自我体证;真正的明师,在于授受双方心中;真正的成功,在于“明心见性,一了百了”;真正的觉悟,在于“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博友留评】1、努力做到,既聪明,又用心。// 是啊,莫耍小聪明,用心真聪明。用心加恒心,累累硕果丰。(亲亲乔木)
2、用心才是真聪明。(吕建斌)
3、聪明反被聪明误,世间用心是真功。持之以恒莫执着,滴水穿石天门通。——我总说我儿子聪明,可事实上还是女儿最用心。(万物同体)
4、聪明的孩子夸用心,用心的孩子夸聪明。最大的聪明是若愚,最大的用心是无心。(禾风001)
5、聪明是用心培养,聪明是用心激发的。(米菲)
6、既聪明,又用心,当然最好。(江南人物)
7、“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最用心的。”哈哈!继续顶上关于“快乐”的故事,祈福雅安,祈福祖国;祝朋友们永远快乐!(樟青)
8、很有道理,这是心理暗示起了作用。表扬其用心,则以后孩子会更用心;表扬其聪明,则以后孩子会自以为是。读你的文章总有收益。(啊-远山)
【相关阅读】1、搏击长空有雄鹰,世间人成事竟成。(《聪明不一定成功》)
2、聪明反被聪明误,光干不说众缘和。(《聪明反被聪明误》)
3、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她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大爱无边》)
4、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一句话一辈子》
5、“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又叫做“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意谓究竟的真理,不是言语所能言说,也不是心思所能思念。(百度百科)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故事选自《向家长推荐:可以不聪明,不可不用心》(亲亲乔木);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