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樟青
樟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960
  • 关注人气:16,8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故事231:你为什么要成佛?

(2009-09-06 16:20:15)
标签:

我的随感录

每日一故事

随感小诗

樟青

分类: 每日一故事

你为什么要成佛?

 

选编:樟青

 

一天,唐肃宗问慧忠禅师:“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

 

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见殿外空中的一片云了吗?能否让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当然不能!”

 

慧忠接着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为了让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为了求财富,求福寿;有的是为了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能有几个?”

 

“嗯。怎样才能有佛的化身?”

 

“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几十年的醉生梦死,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慧忠回答:“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的人,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静佛身。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别人无法替代。放弃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反问:“你为什么要成佛呢?”

 

“因为我想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慧忠暗自叹息:“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无止境的欲望啊,怎能成佛?”

 

【读后感】有了千钱想万钱,当了皇帝想成仙。无牵无挂无烦恼,无智无得真涅槃。——是啊,人之欲望永远没有止境,即使是皇帝!世人求佛,究竟为了什么?重温故事,又听到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净其意,随缘修行》)// 发心之初,成佛有余。路在脚下,道在心里。/ 前行之途,胸有成佛。埋头拉车,抬头探路。(《目标》)

 

重温故事,还听到了达摩禅师泼给梁武帝的一盆冷水:“并无功德”——事实上,梁武帝在位时,广建寺庙佛像,修造桥梁道路,岂是毫无功德?禅师所说的并无功德,是说明在禅师的内心,并不存在一般经验界“有无”对立的观念;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看山是山》)

 

【博友留评】1、佛在我心,我心即佛。(般若境缘集)

 

2、无止境的欲望啊,怎能成佛?——哇,无欲成佛?哈哈!(亲亲乔木)

 

3、知足常乐!(小桥流水)

 

4、“不烦恼的人,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静佛身。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别人无法替代。放弃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与老子的思想“无为无所不为”有否异曲同工之妙呢!(古驿仁)

 

5、“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别人无法替代。放弃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拜读,受教!(兰心斋)

 

6、有了千钱想万钱,当了皇帝想成仙。无牵无挂无烦恼,无智无得真涅槃。——发心之初,成佛有余!继续顶上有关快乐的故事,祝朋友们永远快乐!(樟青)

 

【相关阅读】1、处处无家家处处,一尘不染真涅槃。(《真涅槃》)

 

2、求天求地十方求,无修无证佛性留。(《皆可成佛》)

 

3、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放下所知障,即为天人师。(《放下所知障》)

 

4、求天求地终求己,悲智双修七佛偈。如如不动立大根,如来如去菩提曲。(《修佛》)

 

5、执着小我烦恼大,快乐之道学放下。心包太虚自在家,量周沙界真妙化。(《随佛而学》)

  

6、止恶行善大道修,明心见性乐悠悠。迷时乘船船非岸,悟后荡舟岸非舟。(《成佛之道》)

 

7、若要成佛念真经,信坚愿宏福田耕。止恶行善通天道,自净其意终圆融。(《念经与成佛》)

 

8、涅槃之乐,不是死亡之后才能得到,而是息去一切热恼,当下就可体证的。(《涅槃今日事》)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故事选自《禅的故事》(百度·大国手吧);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09、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