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故事217:不淋一人

(2009-08-22 08:14:22)
标签:

我的随感录

每日一故事

随感小诗

樟青

分类: 每日一故事

                             不淋一人

 

                                   选编:樟青

 

有一天,禅师把三个弟子叫到身边,随口吟咏:“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接着,问道:“说说你们对诗句的理解吧!为什么‘不淋一人’呢?”

 

第一个弟子说:“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却没淋到雨,肯定是因为那个没淋雨的人穿着雨衣。”禅师不作任何点评,对另外一个弟子说:“说说你的理解。”

 

另外一个弟子说:“答案不可能那么简单。我想那肯定是一场局部阵雨,一边下雨,另一边没下雨,所以一个淋不到雨。”禅师微笑着,仍然不说一句话。

 

第三个弟子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居然把它说得那么复杂。其实有一个人没有淋雨,是因为他走在屋檐下。”他得意洋洋,可是禅师并没有赞赏他。

 

过了一会儿,禅师微笑着说:“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我满意的。你们跟在我的身边,每天参悟佛法,可是总没有进展,知道什么原因吗?”三个弟子惭愧地低下了头。

 

禅师紧接着说:“原因就在于你们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钻牛角尖。就拿今天这个题目来说吧,你们都执着于‘不淋一人’上。其实,‘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人都在淋雨吗?”

 

【读后感】不淋一人为何因?浮光掠影难觅真。绵绵阴雨二人行,不淋一人淋二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悟”,只停留在事物表面,永远无法觅得真理。

 

【相关阅读】1、文字一般若,不念凡圣隔。随缘巧应化,成人即成佛。(《念经与成佛》)

 

2、一念制一念,美德播心田。般若波罗蜜,扬帆抵涅槃。(《禅师的最后一课》)

 

3、宏篇疏钞当众烧,贪嗔慢疑遁九霄。无处不禅禅无处,德山龙潭莫比高。(《德山焚稿》)

 

4、无事静里常观照,有事一声阿弥陀。以手指月手非月,同圆种智众生佛。(《草木成佛》)

 

5、昼夜百八转不停,春秋三千无始终。生命轮回须体证,佛法不二在圆融。(《大颠与韩愈

 

6、须菩提在耆阇窟山的石窟中观察诸法的空性,他才是真正迎接我的第一人;因为惟有见法的人,才能第一个见到佛陀,第一个迎接佛陀。(《第一个见到佛陀的人》)

 

7、叔父对我说:“你所知障重,应先看《楞严经》。”我接着问:“什么叫做所知障?知识越丰富越好,为什么说它是障碍?”他说:“你先入的科学知识,塞在门口,便吸收不进科学以外的知识,所以叫做障。如果不执着各种的先入之见,再看佛经,就没有所知障了。”(《快快醒来》)

  

【博友留评】1、不可停留在字面上,亦不可停留在语面上,小孩子不可以教导太多,免得执于理而缺少化和悟。(天天天蓝1234567)

 

2、牛牛最初的理解,就是“不淋一人淋二人”。^_^ 弟子的回答,也没错,都是可能性。不存在唯一和最佳答案!(牛牛)

 

    3、心态归零,活在当下!(万物同体)

 

    4、视角 尤其是出句人的视角。(一目)

 

    5、这群小和尚不懂得玩脑筋急转弯。我也出一个:小白很得像他哥哥大白,猜一个成语。——真相大白!(胡萝卜丝)

 

    6、“悟”,是觅得真理的唯一通道!(时雨)

 

    7、佛家讲:一门深入,方可开悟。在智慧未开之时,我们所知的越多就越令我们困惑,这就是所知障。而一门深入,就是要我们找回清净心,心中清净才可入定,定能生慧,一旦顿悟,则宇宙人生真相无所不知,由真心生出的智慧才是真实的智慧,随心所欲的智慧。而若用假心修智慧,只能知的越多心越浮,气越燥,从而南辕北辙,离清净心越来越远。(安心)

 

    8、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悟”,只停留在事物表面,永远无法觅得真理。——继续顶上有关快乐的故事,祝朋友们永远快乐!(樟青)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故事选自《禅的故事》(百度·大国手吧)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098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