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断想27:明心第一 自悟为本(2)

(2009-08-04 08:58:01)
标签:

我的随感录

教育断想

樟青

校园

分类: 教育断想

明心第一 自悟为本

 

樟青

 

为学为道,明心第一;为道为学,自悟为本。——教育的终极意义,就是要让孩子们不断明白:佛陀不度无缘人,度人终须人自度。

 

(一)

失败,乃失败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心,甚至毁了他的一生;哀莫过于心死,哀莫过于恐惧啊……

 

成功,乃成功之母:自信犹如储量巨大的油田,点燃了她,便有了持续的烈焰;哪怕一次小小的成功,也能激活一个人的潜能……

 

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挫折,是一种财富,经历的失败越多,离成功也越近……

 

成功,乃失败之母:水无常形,世间,没有可以复制的所谓成功经验;当一个人到达最顶峰的时候,也便是最危险的时候……

 

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关系,除了我所能阐述的,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想也想不到的缘起,还有许许多多说也说不清的原因。

 

真正的教育,应因材施教,随缘运作。世事变幻无常,人心刹那生灭——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地,彼一地;此一人,彼一人;此一心境,彼一心境;此一境界,彼一境界……

 

有位朋友说过:活着,就是成功;自信而快乐地活着,是最大的成功!生命精彩绝伦,不可翻版;自信与快乐,是一切成功之母!——我十分欣赏!(《成功之母》)

 

(二)

【戏读1】“有心栽花花不开”之原因,可能因为:有心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可能因为:所栽之花,原本不开花;还可能因为:此花,本身不努力……这千千万万说也说不清的原因啊,只要存在一点,花,就有可能不开了!

 

【戏读2】“无心插柳柳成荫”之原因,可能因为:无心者,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可能因为:所插之柳,有特异功能;还可能因为:此柳,本身特努力……这千千万万说也说不清的原因啊,只要存在一点,柳,就有可能成荫了!

 

【戏读3】“有心栽花花不开”之原因,还可能因为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地震,非典,以及“人祸泛滥”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原因,也有可能因为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及“贵人如山”等。

 

【戏读4】人心刹那生灭,世事因缘和合!这诸多因素的和合:多了不行,少了也不成;懈怠了不行,执着了也不成……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怎敢不惜缘,随缘;怎敢不诚惶诚恐,尽职尽责;又怎敢不快乐无忧,活在当下呢?!(《戏读“有心栽花花不开”》)

 

(三)

人生,应读好三本书:有字无字电子书。有字书,装订成册的著作;无字书,变幻莫测的自然与社会;电子书,藏匿并驰骋于网络世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我快乐地读着有字书。她搀扶着我跨越时空,同睿智而高尚的灵魂对话——我时而朗声诵读,读得热泪盈眶,读得开怀大笑;时而静心领悟,读得如痴如醉,读得醍醐灌顶。

 

我快乐地读着无字书。她无比之美,无限之大。在大自然里,太阳给了我如火的激情,月亮给了我似水的柔情;在生活中,逆境给了我坚韧的毅力,慈悲给了我智慧的泉源。

 

我快乐地读着电子书。在那里,可以拜读大西洋彼岸的美文,并留评交流;可以聆听好友的跟贴,“她让我心儿热,心儿跳,心儿飞”;还可以求教老师们数也数不清的问题。

 

有字无字电子书,她是精神的食粮,是文化的传承,是心灵的家园。她如同食、色与信仰一样,理应成为构建美丽人生的三大需求。这应成为历史的必然!(《人生三本书》)

 

(四)

演讲,不需要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不需要装腔作势,盛气凌人。好的演讲,真实且自然,温情又激情:如涓涓清泉,沁人心脾;似滔滔江水,催人奋进。

 

“理论是苍白的,案例是精彩的。”好的演讲,需要鲜活的案例,亲历的更佳。缺失了她,再经典的名言,再精妙的比喻,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令人生嫌!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与人生,皆需舞台。精彩的舞台,需要精彩的剧本,演讲,亦复如是;美丽的人生,需要美丽的梦想,因为,“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缘生缘灭,因缘和合。增上缘与逆增上缘皆是缘,她们可以让人故步自封,也可以让人百炼成钢。因此,我们要感恩每一份爱,珍惜每一段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星移斗转,岁月如歌。亲爱的孩子们,但愿你们的人生都有一部好剧本,都有一个大舞台!——亲爱的孩子们,请接受我深深地祝福吧!(《人生如戏》)

 

(五)

当年读着“为学日益”,想到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现在想来,多么可笑的问题!知识,是“入世”的需要,不过,我们让孩子们学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吗?

 

我喜欢这样论述“为道”:“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并驾齐驱,相得益彰;为道的目的是无不为,而不是无为:转识为智,自净其意,即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进而开心开智。”

 

在《我的观照》中,我感叹道:“自然人——社会人——自由人,即自然人要走向社会,社会人要回归自然,进而,提升为自由人。儒释道三家,不一不异亦不二啊。”

 

读到一篇题为“独钓寒江雪”的美文:“灵魂,是世间惟一可以真正自由舒展的生命范畴;这是人惟一可以真正自由选择的生命领域,但却可以统驭整个生存状态的优劣……”

 

是啊,当为学与为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当生命随着灵魂翩翩起舞时,你还分得清何为“为学”,何为“为道”吗?你还需去认真地分辨她们吗?(《为学·为道》)

 

【后记】本文均选自“我的随感录”;选编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09、8、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