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故事203:居士与高僧
(2009-07-30 07:02:19)
标签:
我的随感录每日一故事随感小诗樟青 |
分类: 每日一故事 |
居士与高僧
选编:樟青
有一个年轻的居士,前去拜访一位高僧。他们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谈得十分投机。到了吃饭的时间,小和尚便为两人准备了一大一小两碗面。
高僧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说道:“你吃大碗的吧!”居士一点都不推让,张口就吃。高僧见了,不由皱起眉头:“本以为他慧根不浅,居然一点都不懂得礼仪!”
居士吃完后,见高僧还未动筷子,而且满脸的愠色,便笑问道:“师父为何不吃?”高僧一语不发。
“我确实是饿了,只顾狼吞虎咽。说心里话,将大碗再推到您面前,不是我的本愿;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请问师父,你推我让的目的是什么?”居士继续笑问道。
“吃饭。”高僧答道。
“既然目的是吃饭,您吃是吃,我吃也是吃,何必再你推我让!难道您把大碗让给我不是真心的吗?如果不是真心的,那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居士严肃地说。
听完居士的话,高僧顿有所悟,泪花夺眶而出。
【读后感】1、晶莹的泪珠,是心泉的流淌;灿烂的微笑,是心灯的敞亮。坦率真诚,是做人的本色;童言稚语,是自然的回响。——繁琐礼仪是多余的形式,过分客气是虚伪的表现。
2、读罢故事,听到了:泪珠儿,真心的儿子,流血泣鬼神,落泪惊天地!(《泪珠儿》)//
3、重温故事,还听到了:般若出世绝戏论,方便入世金中金。赵州禅心待客道,真俗双融最可亲。(《待客之道》)// 是法非法非非法,说有一法谤佛法。(《非法非非法》)
【博友留评】1、和尚不在大小,悟道便是佛。(北京牛牛)
2、那年轻的居士,是海龟吧,有些洋人做派,少了民族文化特征。(新西兰牛牛)
3、薄物细故,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另外,视角的不同、立场的不同,认识和感受也会不同,对吧。(一目)
2、本文故事选自禅的故事(百度·大国手吧);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0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