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故事181:瓶子装满了么

(2009-06-14 06:15:18)
标签:

我的随感录

每日一故事

随感小诗

樟青

分类: 每日一故事

瓶子装满了么

 

选编:樟青

 

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

 

“我们来做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面前的桌上。随后,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一块地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到瓶口,再也放不了了。

 

“瓶子满了吗?”专家问道:

 

“满了。”所有学生应道。

 

专家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

 

“可能没有。”一位学生应道。

 

“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

 

“瓶子满了吗?” 他又一次问学生

 

“没满!”学生们大声说。

 

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一位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可以做更多的事!”

 

“不,”专家说,“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其他的东西放进瓶子里。”

 

【读后感】1、瓶子一容器,装物有主次。填沙与加水,挤出是空气。// 心为大容器,方寸耕天地。空中生妙有,其力最无比。

 

2、对成绩起决定作用的不完全是时间,要讲究讲究程序与方法。——要突破学习中就事论事的单一思考,培养自己整体思考的能力与习惯。比如,高考复习,先在“瓶子”里装满石块: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及记忆;再装小石子:落实考纲上的每一个要点;最后,装沙加水:弄懂各个点之间的联系。

 

【相关阅读】1、为学日益为道损,亦益亦损孕心泉。(《为学·为道》)

 

2、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行为勇敢而变得勇敢。”加一句:学习由于讲究方法而获得了方法。

 

博友留评】1、在人生的瓶子中,应该装些什么,什么是主要的大石头?在知识的积累上,应该先装什么,后装什么?—— 学习装的方法,也很关键哦。(牛牛)

 

2、前些天,自在有篇文字“谈知识架构”。牛牛有个留评:应试教育有一个很糟糕的地方,就是“提前拆开”了知识结构,把知识支离破碎的零散的提供给孩子,没有给孩子看到原来知识结构的机会(自在)。——我们的教育模式,确实有这个问题。

    没有看到车子,孩子还很难对车子产生兴趣,很难有组装的积极性。另外,只学习了解各零件的用途,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拼装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这又是应试教育的弊端!(牛牛)

 

    3、果然别有洞天!喜欢樟青老师理性、知性的点拨。(游牧者)

 

    4、这样的“小测验”太精彩了,由浅入深,促人深省,不愧是专家。我们的教育是在把学生当做容器——填了些什么?哈哈!(亲亲乔木)

 

    5、精彩的深入浅出。(淡远)

 

    6、有时候很难决定先装哪块石头,人与人智慧较量就在于此!(簧尔来迟)

 

    7、瓶子一容器,装物有主次。填沙与加水,挤出是空气。/心为大容器,方寸耕天地。空中生妙有,其力最无比。——继续顶上有关快乐的故事,祝朋友们永远快乐!(樟青)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故事与“读后感·2”、“相关阅读·2”,均选自《瓶子装满了么》(游牧者);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09、6、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记下她(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