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故事144:最有价值的金人
(2008-12-19 19:03:22)
标签:
我的随感录每日一故事樟青 |
分类: 每日一故事 |
最有价值的金人
选编:樟青
古时候,有位小国使者来中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同时,丢下一道题: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都不懂吧?最后,还是一位老臣说他有办法。
于是,皇帝就把那位使者请到大殿。老臣将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金人的耳朵里。只见,第一个金人,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第二个金人,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点头称是。
【读后感】1、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大智若愚,大智无语啊!
2、重温故事,听到了:男人装聋女装哑,将心比心方有家。病从口入祸口出,春风无痕俏百花。/ 昨夜北风今东风,入乡随俗乐融融。随缘应化歌四季,拈花微笑春意浓。(《男人装聋女装哑》)
【相关阅读】1、当我好为人师地坐而论道时,你告诉我:三人行,必有我师!当我自以为是地头上安头时,你告诉我:大智若愚,大智无语!(《一语惊醒梦中人》)
2、原文: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3、常听到学佛的人相互提醒:“小心!勿造口业!”这里的“口业”,主要是指谤法谤僧、说人过失、挑拨是非等。然而,另一种更严重的口业,往往被人所忽视,那就是:随便宣说有关甚深见地的话语。诸如“烦恼即菩提”,“本来无一物”等。
在当今网络时代,谁都可以轻易地写出一段文字,让全世界的人都有机会看到。……我们更要善护自己的口业,不要为了图一时的痛快,而断送了自己和他人的慧命。(《小心另一种口业》)
【博友留评】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香水百合·钟鸣夏梦)
2、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大智若愚,大智无语啊!——难怪那么多人说沉默是金!(高原石头)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故事选自《十八个超经典故事》(南方网);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0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