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瓜•自然

(2008-10-21 05:38:28)
标签:

我的随感录

教育断想

樟青

校园

分类: 我的随感录(2014)

丝瓜·自然

 

樟青

 

瓜农,是自然教育的践行者,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在栽培丝瓜过程中,他们顺势利导,扶放自如,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放任自流。请欣赏——

 

顺其自然:除了适时适度的田间管理,如浇水、施肥、除草等,瓜农们绝不教丝瓜们这些本领,如:怎样吸收水分养料,怎样进行光合作用,怎样开花结果等。因为,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与生俱来,“扶”之不得的!

 

辅之以需: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让丝瓜们顺利上架,快乐成长。瓜农们为丝瓜插上一根小竹竿,以牵引上架;不主动上架的,便用小丝线缠住丝瓜的主茎,或将丝瓜的小卷须轻绕于竹竿上。这也叫“半扶半放”吧。

 

导之以心:瓜农们说,丝瓜通人性,懂音乐。他们时常抚摸着丝瓜,说着悄悄话。他们还让丝瓜欣赏舒缓悦耳的音乐。结果,越是靠近音响的长势愈加喜人:枝叶茂密、茎杆粗壮。“这都是听音乐的结果。”瓜农告诉记者。

 

突然,想到了《教育断想(2)》里的一段话:

 

教育不是工业,因为孩子们有血有肉,形态各异——身不相似;教育也不是农业,因为孩子们有情有义,个性万千——心不相似。

 

教育即是教育,她分分秒秒都在“润物细无声”地“左右”着孩子的一生!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声的,又是无声的;有意的,又是无意的。

 

因此,教育呼唤千千万万有良心、有慧心、有骨气、有灵气的开拓者!

 

请允许我用这一段话作结尾吧,希望朋友们能喜欢。^_^

 

【相关阅读】1、在世间,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诸多因素的和合:多了不行,少了也不成;懈怠了不行,执着了,也不成……(《戏读“有心栽花花不开”》)

 

2、有人说:“方式是战略,方法是战术,方式决定方法。”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心是灵魂,是泉源;发心,决定一切的一切。(《树的对话》)

 

3、人生的价值在于修行,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修行的目标是:呵护童心,修炼静心净心又尽心,进而通达乐心;其关键词是修心。(《轻清静净》)

 

4、什么是教育?——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我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发现,给机会”;“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教育断想(1)》)

 

【后记】1、曾与一位老师谈到“素质教育·因材施教”,谈到“顺其自然·辅之以心”,居然同时想到了“丝瓜·丝瓜栽培”,想到了 “瓜农·自然教育”。缘分啊!^_^

 

2、自然教育的主要思想: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应当是自然的、和谐的;少年儿童的学习,应当是自由的、自主的;少年儿童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均衡的。

 

自然、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者(学校、家庭、社会等)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极为宽松的教育环境,让青少年几近于感觉不到教育活动的存在,在一种接近于“零”压力的状态下接受教育,通俗地说就是不留痕迹的教育。(摘自《自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初稿于2008、10、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