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故事58:老师,请冷静三分钟

(2008-02-21 10:32:03)
标签:

我的随感录

每日一故事

樟青

校园

分类: 每日一故事
老师,请冷静三分钟

 

选编:樟青

 

    我常以深深的负疚感,向年轻的同行们诉说着两年前的一段往事……

 

    那时,我在县城的一所小学任教。一天清晨,正擦着黑板,组长“押”着小海告状来了:“老师,小海昨天作业又没完成。”我一听,火冒三丈,用黑板擦拍了拍他那胖乎乎的脸蛋,正要一阵“电闪雷鸣”,上课钟响了……

 

    做作业时,班长走到讲台边,悄悄地对我说:“老师,小海脸上有血!”我一听,可慌了手脚。抓起黑板擦一瞧,糟了!原来黑板擦不知什么时候坏了,那断铁片正毫不留情地翘着!我懊悔极了,急忙来到小海桌前。只见他脸上的伤痕有一厘米长,正渗着血,就像爬着一只小虫,够刺眼的!

 

    下课了,我把小海带到卫生室,边涂药水,边对他说:“小海,回去,告诉妈妈,脸上是老师给弄的。不过,要讲清原因!”最后一句,说得格外响。小海抬起泪眼,轻轻地说:“老师,我告诉妈妈,是自己摔的。”我一时羞得无地自容,我真恨不得揍自己一顿!

 

    当天晚上,在一本刊物上,我找到了制怒的灵丹妙药:发怒时,强制自己冷静三分钟。我高兴极了,第二天就告诉了学生,请他们监督。

 

    不知过了多久,也记不清什么原因,上课时,我又发火了。这时,小海举起了手,见我没理睬, 他一咬嘴唇,把小手举得更高了。

 

    “什么事?”我气呼呼地问道。

 

    “老师,请冷静三分钟!”他终于站了起来,仰着涨得通红的脸蛋,用焦灼而又有些惊恐的目光望着我。

 

    一看全班的同学,同样的神情,同样的目光。我忽然间觉得,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这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面前,自己才是个不懂事的小学生。

 

    于是,我对着小海同学,对着全班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

 

    【读后感】“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三个小学生,胜过一个大先生。”记住:后生可亲,可爱;后生可敬,可畏!

 

    【相关阅读】1、世间有凡圣,我是一个凡人,有着凡人的劣根性,如:贪瞋痴慢疑,尤其是瞋与慢,所以要时刻铭记:“众生平等,法无高低”。(《共话“四个与”》)

 

    2、自然、孩子,是心中之佛!亲近了她们,便亲近了真理;拥有了她们,便走进了真理,也便是个与佛有缘之人了!因而——

 

    当我们与孩子们在一起时,切莫颠倒梦想:我在教育你们。对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千万要顺其自然,辅之自然,并尽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否则,这种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可能适得其反,甚至走向反动!——与大人们共勉!(《做个与佛有缘之人》)

 

    【博友留评】1、我觉得,“火冒三丈”+“深深地鞠了一躬”的教育效果,比“冷静三分钟”好。老师,你说呢?^_^真实即自然,“自然、孩子,是心中之佛”!所以,真实的喜怒哀乐,是孩子可以接受的。关键是“真”。(牛牛)

 
    2、不仅是老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理智的冷静三分钟,当发怒的时候。(醉卧梅岭寄琴心)

 

    3、冲动是魔鬼。只有冷静才能使人做事说话条理不紊,冷静是人生历练的结果,是发自内心并溢满面容的柔和。长久的冷静能使人达到处变不惊,坐观风云的禅定。(孤单的鱼)

 

    4、顶上:为了那段情,那份缘。当然,还为了感悟——当一名小学教师,最大的幸福在于与孩子们在一起:少了凡人的纷扰,多了童心的纯真;尽情地教学相长,尽情地掏心掏窝;不断地付出牵挂、希望,不断地收获惊喜、感动。

 

    欣赏牛牛的精彩跟帖——我觉得,“火冒三丈”+“深深地鞠了一躬”的教育效果,比“冷静三分钟”好。真实即自然,真实的喜怒哀乐,是孩子可以接受的。关键是“真”。——细想,还是“度”与“缘”。哈哈!朋友们,你说呢?(樟青)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选自《教苑耕耘录》(樟青);选编时,略有删改。

 

                                       ——选编于2008、2、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