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
(2025-05-25 17:36:30)
标签:
人生历史诗歌文化 |
分类: 《直探诗心》 |
《一角》
一
钟山是大宋王朝的一个角落,茅屋小院是钟山的一个角落,而墙角,就只能是角落里的最微不足道的角落。
黑云压着钟山,寒风吹着大地。
他伫立在那里,身形瘦削,衣衫飘拂。
他,就是王安石,曾经的大宋丞相。
他,在这墙的角落里,发现了梅花,发现了美。梅花开放的风姿与送来的香气,让他感受到天地之间充塞的沛然浩气。这个角落里的一个瞬间,这个角落里微末而又简单的美,抹去了过去的岁月里曾经让他纠结的一切,消弥了他内心的苦闷与痛苦。
改革失败了,两次罢相了,理想破灭了,鬓发斑白了,那又算得了什么?这墙角,还有几枝梅花正在绽放!
保守势力把持着朝政,复辟言论甚嚣尘上,新政被废除,笼子已经罩下,绳索正在勒紧,那又算得了什么?这墙角,还有几枝梅花正在喷吐芳香!
于是,王安石低声吟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的这首《梅花》是一首小诗,如果出现在泰戈尔的《飞鸟集》中,可能会是这样的:我知道,墙角不是白雪,而是梅花开放,因为有那梅花送来的的暗香。
小诗虽小,只是只言片语,却如同灵魂的照相机,把瞬间的闪耀定格为永恒的光华,把一角的美丽放大为无边的天地。
一角中是可以感受无限的,须臾间是能够看到永恒的。
二
一角是什么?
一角就是一个角落,它的特点就是小。它是系统中组成部分里面的最微小、最远离系统中心的部分。
但是,这一小小的角落,之于个人,却可能是他呼吸的窗口,是他快乐的花园,是他安宁的星空,是他精神的支柱与情感的家园。
李白大气,他的一角也大,他在名山大川中寻找他的自由。“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苏轼旷达,他的一角在明月下、清风中,他随时随地都在享有世间的美好。“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陶渊明超脱,对于他来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已经足够。在这一角里,他可以“引壶觞以自酌”,他可以“眄庭柯以怡颜”,他可以“倚南窗以寄傲”,他可以“园日涉以成趣”,他可以“时矫首而遐观”。
“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是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描述的他山上的小屋,小屋就是他安顿灵魂的一角。
人的能量大,世界就大,因此一角也大。
而我,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在森严的体制内,我的一角就是桌子上的一本书,一杯茶,与蘸着墨静静写着字的那一支毛笔。
不过,我还有一角,至少比海子强,他只能在渴望与想象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三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地坛的一角:“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他说:“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很多角落都是生命的乐园、自由的世界。这样充满生机与自然之美的角落,其实到处都是。大山上,田地里,原野中,溪水边,甚至半堵破墙,一处草丛,几块乱石,只要你去观察与体会,都随处可见。
因为,那样的一角,往往是被人遗忘的一角,是不被设计、控制与雕琢的一角,在原生态的世界里,生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样子,去存在与死亡,去勃发与展示。
花开不需要广阔的空间,草绿只要一个角落即可。流萤点亮萤火,那一角的世界便充满光明。
这样的一角,平凡普通的人们尤其需要。
平凡的人啊!普通的人啊!我们在一个角落里,弯下腰,也挺立着;我们匍匐在地上,也奔波前行。地面上踩出的,不仅是渗着汗水的脚印,也是我们的爱恋与渴望,是我们无意中画出的自己的模样。
平凡的人啊!普通的人啊!我们只求一个角落,不求纵横世界。只愿能够自己去感知与思考,只愿能够去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哪怕躺着,哪怕站着;哪怕哭泣,哪怕嚎叫;哪怕大汗淋漓中劳作,哪怕心力交瘁时衰亡;哪怕沉默,哪怕在长啸中地彻底坠落。
平凡的人啊!普通的人啊!我们只求一个角落,让自己活着,只要亲人能更好地活着。我们静望着父母与孩子,感受着亲情与快乐;我们与朋友触碰,感受人间的情谊与信任、光明和温暖。
平凡的人啊!普通的人啊!要相信,这世界,总有那么一个角落,让我们存在,让我们言说,让我们能够静静地滑过。
广阔的世界属于豪杰,狭小的一角在为平凡普通的人而设立。
哪怕只是一角,有生命与希望,这世界就有未来。
四
一角之美,是生命的真实。
一角之美,是自然的赋予与精神的自我选择。
世界的一角,映现出这世界的本质与自然的样子。
五
从一角开始,一角就是通向无限世界的起点;退守一角,一角就是生命最后的坚持。实际上,最后的坚持,也是通向另外一个世界的开始。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银行家安迪不是退守到一角,而是被命运残酷地拋进上帝从来都不眷顾的肖申克监狱的一角。他被困在这里,却用二十年的坚守,完成了灵魂的救赎、自我的拯救,最终重获自由。
电影中的一个片断是这样叙述的:5月是户外劳动的最好时间,银行家安迪·杜弗兰用自己的知识和胆识,为自己的同事迎来了免费的三瓶啤酒。在户外工作的人,能有啤酒喝的话会更像个男人点。在完工的前一天,就在49年的春天,一群在工厂房顶上装修的囚犯,在早晨10点围成一堆坐着,喝着凉爽的啤酒,享受着肖申克监狱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狱官请的客。“我们坐着,喝着啤酒。阳光洒在我们肩上,感觉自己又自由了,就像在修着自己家的屋顶一样,我们就像造物主一样自在。而安迪呢,他窝在凉阴下,脸上扬起了奇异的微笑,看着我们享受他的啤酒。”他说:“不了,谢谢,我戒酒了。”“我觉得他只是想重温自由,哪怕只有那短暂的一刹那。”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要救赎的是什么?百度百科“影片评价”中说:“它是一个关于保持一个人正直和个人自由的道德寓言,不论身处何种环境。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真实的,就如同在这部虚构的寓言中一样。(《多伦多太阳报》评)”
什么叫真理?真理必须真实!这就是事实。不论身处何种环境,哪怕看不到任何希望,哪怕你觉得是在最残酷的世界,看看肖申克监狱一角的安迪,那么,好好活着,好好活下去。
从世界回到一角,就是从热闹回到宁静;从外界回到内心,就是从他人回到自己;从外物回到自我,就是从异化回到本真。因此,回到自己的一角,就是走向未来与希望。
殴阳修坚守着底线,于是,有了千古名文《醉翁亭记》;范仲淹守护着一角,于是,有了同一时期因想象而创作出来的不朽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这两篇文章都是宋代散文史上的巅峰之作,一个以百姓之乐为乐,一个后天下之乐而乐。逆境中,欧阳修与范仲淹这对患难知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到本心,死死地守住一角,才创造了双峰并峙的高峰。
一角还在,世界即存。
六
我没有银行家安迪的困境,也不是文豪欧阳修与范仲淹,我只是我,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我的一角,具体而实在,有时,也自然而快乐。
比如,那一天,游黄龙洞。那是公元2022年12月13日下午5时,我独自一人驾车来到太行山。
我从黄龙洞登上黄龙山,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太美了,美得无法形容,只用一首小诗记录如下:
鸿门寺连黄龙洞,
黄龙洞上黄龙山。
黄龙凤凰双飞舞,
夕阳如燃霞满天。
那时那刻,远处晚霞光辉中的凤凰山一片红亮,脚下黄龙山满山的荆棘草木都被夕阳的光辉照耀得如火一般灿烂。而我,在这光辉中,与这山这天空融为一体。
下山时,已经暮色苍茫,天地万物在灰黑中俨然同体。没有见到一个人,但是,我知道,大家各有归处。于是,又吟小诗一首:
山中一角黄龙洞,
涧谷清幽别洞天。
暮色苍茫人不见,
去来由己我心安。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语。但是,实际上,我们出去,看到的不是无限,而是一个角落;找到的不是抽象的宇宙大道与历史规律,而是具体的图景与生活。
七
在办公室东北角的墙角,我坐在办公桌前,端起茶杯,望着旁边的小小茶盘,想起杨绛先生讲过的关于茶的名言。
“茶不过两种姿态,沉,浮。”
——这,杨绛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需要我再说什么。
“饮茶人不过两种动作,拿起,放下。”
——这,杨绛先生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也不需要我再说什么。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
——话说得如此清楚,理讲得如此通透,是不是杨绛先生说的其实无所谓了,我们只需倾听。
陈寅恪先生曾经在他的诗《夏日听读报》中写道:“独怜卧疾陈居士,消受长廊一角风。”我没有“卧疾”,但是,却如孟子所写——“于我心有戚戚焉”。
八
一角凉风,可以抚平病痛苦愁。
你可以没有远方,没有山中,也可以没有小院和斗室。但是,你必须拥有一角,哪怕只是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一角,只是你眼前你手边你心中的一个小小的角落。
一角,属于自己,任谁,也不能剥夺。只要你拥有生命,拥有感知与思考,你就拥有这小小的一角。这一角,存在着,永远按照自己的方式,也呈现着自己的样子。有了这一角,你就有了你和你的世界。如果,连一角都没有了,那就只有毁灭。
实际上,世界再大,我们能享有的也只是一角之美、一角之乐。
这一角风清月明,花香蜂舞;这一角蚂蚁前行,蜗牛负重;这一角土石纵横,细草萌动……这一角的千姿百态映入我们眼中,变成我们的世界,成为我们心中特殊的风景。
一束光线射进来,小虫时而飞起,时而落下。
我似乎突然听到有歌声响起,声音清晰却又渺远:
“我是一朵小花,不求凤鸣九天,龙翔四海。只求一角,让我萌芽,让我静静开放,也静静凋落。”
“我是一棵小草,不求海阔天空,走向远方。只求长成自己的样子,绿了一角,美了世界。”
“我是一只小鸟,玉液琼浆对于我没有意义,金笼玉鼎只能让我痛苦。我只想自由飞翔,自由歌唱,快乐地活成自己的模样。”
九
苏轼诗中说:“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诚然如是,“万里”在哪?此岸只在溪边路上。美,存在于用心感受时:清风徐来,多么愜意。
天下之大,一角就行。深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苏轼,既能“诗酒趁年华”,又能“一蓑烟雨任平生”。有此胸襟,到哪没有一角?到哪不是一片天地?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是一角,俯仰是观看世界的方式。看到远处是格局,于近处洒脱是境界;大处淡泊是气度,安于小处而宁静是心胸。
能纵横万里,那是豪杰;能挥洒一角,那是智者。
一人走山山山连,
一人喝酒碗碗干。
一角风云看今古,
笔墨纸砚书宇寰。
十
泰戈尔说“让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则要说:愿死如秋叶之静美,也愿生如秋叶之静美。
只求一个小小的角落,让我静静地存在,也静静地离开。
(完成于2023年5月1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