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快乐的H和Z
快乐的H和Z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25
  • 关注人气:2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2025-08-13 14:43:28)
标签:

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

西夏王陵

分类: 国内旅游

2025 7 11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7 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 “西夏陵”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文化遗产。

西夏是十一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89年,经历10代皇帝。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最鼎盛时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

 “西夏”这个国家,最早是看《杨家将》知道的,佘太君百岁挂帅就是抵抗西夏侵略。在银川游览西夏王陵,才知道这里曾经是西夏的首都。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西夏王陵的大门,门上的字是西夏文“大白高国”。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在西夏王陵旁的一家餐馆里挂的一幅字,写的是西夏文“高朋满座”。

来到这个景点,门楼上有四个大字,虽然是方块字,却不是汉字,原来是西夏文“大白高国”,这是西夏内部的国号,意思是居住在黄河上游的大国,黄河上游当时叫白河。我们进去后先是参观“西夏博物馆”,然后游览王陵。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西夏博物馆外景。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写有西夏文字的残碑。

西夏博物馆很气派,分上、下两层,有9间展厅。走进大门,首先看到一座正方形雕塑,形象非常奇特:一个人屈膝跪坐,头部几乎占三分之一,面形方圆,五官扁平,高颧骨,塌鼻子,口中两颗大牙外凸,双唇紧闭,两乳硕大,两条粗壮的手臂握拳放在膝上。后来才知道这是个人像碑座雕塑,是把西夏陵出土的石雕人像碑座放大10倍制作的。在汉族地区一般是用龟来驮碑,而西夏用这种石雕人像驮碑。原来西夏是党项族,系羌族的一个分支。这个民族的女性地位崇高,西夏建国后这种遗风犹存,用女性驮碑是生命、力量的表现,体现了西夏党项族顶天立地、顽强坚毅的精神。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博物馆大门内的人物雕像。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西夏陵出土的人物像,她是上面石像的原型。

       走进展厅后,讲解员先介绍了西夏的历史。西夏建国前是个游牧民族,依附于唐朝。由于他们时常遭受吐蕃族的侵扰,请求内迁,唐朝政府准许他们迁至现在的甘肃庆阳县、陕西米脂县一带定居。唐朝末年,党项族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因作战有功,其首领升任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赐姓李,逐步形成了能够称霸一方的政治势力。到1038年李元昊继位后正式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一共传位十个皇帝,到1227年被蒙古军灭国,共存在了一百九十年。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雕像。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用铁丝做成的铁衣盔甲,可见当时技艺的高超。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西夏时期的《彩绘五男侍木板画》。

        李元昊是个有本事的君主,他在28岁继位后,不愿意再对中原(那时已经是宋朝)称臣,经过一番准备,在1038年登基。建都在银川(当时称兴庆府)。他建立的西夏国后来在最鼎盛时期面积达八十三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天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等,疆域面积是今天宁夏5.18万平方公里的12倍。那时西夏经济强盛,军事强大,曾经在好水川与宋朝军队激战,居然打败了范仲淹领导的宋军,范仲淹因此被贬职。元昊还令人以汉字为基础,创建了自己的文字,西夏亡国后失传,但现在已经被破解。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博物馆内展出的西夏王室的生活场景。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西夏的国都兴庆府,即今天的银川市。现在它有一个区叫兴庆区。我们参观的西夏皇家园陵──西夏陵位于银川市西贺兰山脚下。从展览中我们了解到,李元昊虽然能干,但生性凶狠多疑,建国称帝后,更加骄横荒淫,他与妻子野利氏的堂嫂私通。又见儿子宁令哥的妻子貌美,竟然占为己有,立为“新皇后”。宁令哥为报夺妻之恨,乘元昊酒醉,将其刺伤。元昊因流血过多而死,只活了四十六岁。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侍女像。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唐僧像。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西夏笃信佛教,出土的佛像很多。

        之后元昊的儿子、孙子一代代继承大位,政局内部动荡,与宋朝也打了几仗,国力大亏。后来西夏向金国称臣。金朝皇帝在高兴之余把此前占领的西夏故地乐州(青海乐都)、积石州(今青海贵德)等河外诸州都赏赐给了西夏,西夏领土达到鼎峰。蒙古崛起后,一直视西夏为眼中钉,不断派兵袭扰突击,到1227年西夏终于全部沦陷。1288年,元世祖忽必烈改中兴府为宁夏,宁夏者,夏地安宁也!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王陵甬道上的文官塑像。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牛是西夏的吉祥物。

    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西夏绘画、雕塑、陶瓷等文物。西夏文化是以党项族文化为中心,继承唐宋文化艺术,吸收吐蕃、西域等民族文化内容,再加以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西夏绘画大多以佛教为题材,有纺织绢本和亚麻织布本卷轴画等。这些绘画承袭中原传统,又吸收了周边各民族、藏传佛教密宗的艺术成就,融入了本民族的习俗。展览中有《驭马图》,《男侍》、《女侍》图,画中的骏马、人物形象生动活泼。还有一幅《炽盛光佛图》是目前我国最早的炽盛光佛图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出土的西夏鸟人。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这个是仿制品了。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这里的垃圾桶都设计成西夏风格的。

   展厅里我们看到许多活泼可爱的小陶人和陶模。都是在西夏古城遗址出土的,以小见大,通过这些陶模就说明了西夏的雕塑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一座带翅膀的神像很引人注目,据说是西夏人的保护神。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西夏王陵的复制模型。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王陵的主墓模型。

佛教在西夏被尊为国教。西夏文创制不久,就开始将汉文佛经翻译成西夏文。经过五十三年的努力,共译成三千五百七十九卷西夏文佛经,即《西夏文大藏经》。这是我国最早翻译并印刷发行的少数民族文字的大藏经,在我国译经史上乃至世界翻译史上都是一个惊人的创举。

   西夏时期建造了很多佛寺,佛塔种类繁多,深受藏传佛教密宗的影响。现存西夏古塔中唯一有文献记载建塔年代的是承天寺塔,它始建于1050年。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死后,其子刚满周岁,就登上了皇帝宝座。皇太后为保皇帝“圣寿无疆”,建造了这座承天顾命的佛塔。我们在银川市区参观了这座古塔。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仰视巍峨的承天寺塔。

       看完了展览我们到室外游览西夏陵。好大的一片王陵,据说原来有50平方公里。在这广阔的范围内,依地势布列着9座帝陵和253座王公贵戚的陪葬墓,其规模与河南巩县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九座帝陵中,最重要的是三号帝陵,位于陵区南部,据推测它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由于700多年前遭到战争破坏,今天的陵园已是残墙断壁,展厅中有个复原模型,可以领略昔日陵园的风采。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AI生成的西夏王陵的复制模型。(此图来自网上)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远眺西夏王陵。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这座主墓原型是AI图中的模样,经千百年的风吹雨打,成为现在的玉米笋。

  昔日的帝陵,规模宏大。每一座陵园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面积约10万平方米。陵园座北朝南,即面南为尊。最南端是高大的鹊台,森严的大门。进门后东西对立两座碑亭,墓碑上分别以夏、汉两种文字记载着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文治武功。碑亭以北是月城,月城内神道两侧置放着文臣武将的石雕像。穿过月城进入内城,四面以神墙环绕,四角都建有角楼。神门内是高大宏伟的献殿,是日常用来供奉皇帝亡灵和举行祭奠活动的地方。献殿过后为墓道,墓道尽头屹立着一座八角七层密檐的实心佛塔式陵台,高达20多米,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墓地的残破的围墙。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远处的土堆是王陵的阙台。

 

按照汉族的习惯,墓室就在陵台的下方,而西夏陵园的墓室是位于陵台前10米,深25米的地方,这在中国陵园建筑中是极特殊的。陵台并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偏于中轴线以西。西夏人认为中心是佛教“神明”之位,鬼神居住的地方,所以排列位置时必须避讳,即使是帝王也要给神仙让路。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西夏王陵在贺兰山的护卫下格外宏伟。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

 

岳飞的“满江红”中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使历代中国人都知道了贺兰山。西夏陵园就在贺兰山下,封建帝王选择陵园地址是非常讲究风水的,这里背靠贺兰山,居高临下地望去,远处是波涛汹涌的黄河,正是古时风水所说的上吉之地。风水虽好,却没能保佑西夏传之万世。昔日辉煌的陵园,现在只剩下一座座土堆供后人凭吊。

千年之后这里因为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