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印象——瑞典皇宫

标签:
旅游 |
分类: 国外旅游 |
瑞典皇宫坐落在斯德哥尔摩老城区的斯塔丹岛上,紧靠着一条河,是一座横向的三层建筑。这座皇宫从17世纪末开始建设,花了60多年时间,耗费了3代建筑师的心血,于1754年完工。共有608个房间,比英国的白金汉宫还多。如今瑞典王室并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在郊区的皇后岛,这里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
河岸边的小广场上有一座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46-1792)的雕像。他爱好戏剧和法国文化,热心发展瑞典艺术,开创了瑞典戏剧,成立了瑞典学院和瑞典王家歌剧院。1792年他在皇后岛宫剧院办化装舞会时被一个小贵族枪杀。
皇宫整体为巴洛克建筑风格,方正宽敞,沉稳、庄严、大气。主楼是个回字型建筑,后面还有一个富丽堂皇的王宫广场,有半圆形环楼包围着。
正门前有两只石狮,两名卫兵头戴一尺多高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军服,持枪而立,英武帅气。从卫兵所站位置和仪态来看,其实只是一种礼仪。
皇宫内部对外开放的部分包括:皇家寓所,古斯塔夫三世的珍藏博物馆,珍宝馆,三王冠博物馆,皇家兵器馆等。不过我们只走到二楼,几个付费博物馆没有进入。南半阙王宫教堂和国家厅以及北半阙的宴会厅至今保持着原有陈设,可以欣赏到17世纪60年代最古老的室内设计。华丽的大厅里,壁上挂着大幅的历代国王和皇后的肖像画,穹顶饰有雕刻和绚丽的绘画。走廊里也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浮雕,据说大都是17世纪德国艺术家的作品。有的室内还陈设着古代的战车兵器、珠宝饰物、金银器皿和手持长矛、全身披挂着铜盔铁甲的中世纪骑士的实体模型。
在宫殿下面的旧拱门里摆放的是王冠以及其他象征王权的物品:包括12个王冠、宝球、权杖和其他珠宝。地下还有皇家兵器馆,其中包括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被制成标本的马,这位国王将瑞典的领域向南一直拓展到波兰,后来在1632年战死在德国的战场上。
走进皇宫场院,南侧有一座克里斯蒂娜·于伦谢娜雕像。当年她是瑞典摄政官小斯登·斯图尔的妻子。那时瑞典被丹麦控制。她的丈夫带领军队和丹麦人作战,在1520年1月战死。克里斯蒂娜带领军队继续抵抗。在9月被迫投降。后来她的外甥古斯塔夫·瓦萨率领军队在1523年赶走丹麦人,成为瑞典国王,克里斯蒂娜才被丹麦人放回来。
之后我们又去了斯德哥尔摩郊外的皇后岛,距离市中心15公里,现在皇室一家就居住在那里。据说它的建设受法国凡尔赛宫的启发,人称“瑞典的凡尔赛”,是瑞典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点。
我们游览了皇后岛宫,她是这片皇室领地的核心。最早建于十六世纪,毁于一场大火。到了十七世纪,瑞典当时最有名的建筑设计师尼克姆德斯父子负责重建,据说是融合了瑞典民族风格和巴洛克风格。
皇后岛宫紧靠着梅拉伦湖,黄色的宫殿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宫殿门前有荷枪实弹的警卫,时不时重复着充满程式化和仪式感的巡逻动作,似乎安保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周围环境非常优雅与宁静。走进宫殿内部,也是非常典雅的风格,精美的雕塑镶嵌在大理石墙面上,据说内部是17世纪到19世纪陆续装饰起来的。
宫殿后面三个相当大的花园,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特点是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辽阔而整齐的几何图案组成的青碧草坪,几座雕像喷泉,高大的黄杨木,矮小浓郁的灌木丛,一切都是仔细规划和精致修建的,时刻显露着不同寻常的大气、高贵和典雅,让我们真正体验到欧洲皇家园林的风韵。
自1981年起,现任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为了让子女们有较宽敞的庭院,便从斯德哥尔摩老城皇宫搬到皇后岛南翼来居住,过着悠然的半君半民的生活。在工作日里他每天早上乘坐快艇,或者乘车去斯德哥尔摩市内的皇宫里办公,下班后回到这儿休寝,据说来回近四小时。这样优美的环境再奔波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