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人营养(二)老年人对能量的需求
能量来源于食物中蛋白质、糖水化合物和脂肪。老年人在维持生命活动和从事各种劳动或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都要消耗能量,消耗的能量如果与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趋于平衡时,营养学上称之为“能量平衡”。能量平衡是抗衰老的关键,它并不是要求一个人每天消耗的能量和摄入的能量必须相等,而是要求老年人在5~7天内消耗与摄入的能量平均值趋于相等。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大于摄入的能量,那么则会引起体重减轻,身体消瘦;反之,如果消耗的能量小于摄入的能量,则会导致脂肪堆积,身体超重,甚至会肥胖。可见能量摄入过少或过多都会损害身体,加速人体衰老。
老年人对能量的需求可根据年龄和实际消耗的能量决定。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按照60~、70~、80~三个年龄段提出了参考摄入量(RNI),而60~及70~段又分为轻体力和中等体力,但三者相差幅度较大。在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的人很可能在基础代谢方面下降,而体力活动相对减少,劳动强度也相对减弱,所以能量的需求按轻度劳动计算,而且男女有别:
年龄
能量(kcal/天)
60~
男
女
轻体力活动
1900
1800
中体力活动
2200
2000
70~
轻体力活动
1900
1800
中体力活动
2100
1900
80~
1900
1700
对于老年人个体而言,由于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的不同,其变化也较大,如果60岁以后仍然从事体力活动,或是坚持运动,或是每天坚持走路达半小时以上等,能量的消耗就会大于以上的量;如果老年人终日不出门,或是坐着看书报/看电视,或是伏案工作,或是打牌/打麻将等,在静态的模式下,摄入的能量可能高于所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老年人摄入的能量过低或低于推荐量,就很可能出现膳食中营养素的不平衡,长期的结果会导致营养缺乏病。
老年人如何判断自己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是否平衡?最简单的方法是标准体重法。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实际体重相当于标准体重的百分比(%)=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这一参考数在±10以内为正常,在10%~20%为超重,在-10%~-20%为消瘦,体重适宜表明能量平衡。老年人应经常称量体重,以体重为参考决定进食量的多少。体重长期稳定,并波动在
1公斤左右,应保持目前的进食量。体重若持续下降,表示能量摄入小于机体消耗量。若在1个月内丢失5%以上,3个月内丢失7.5%,6个月内丢失10%以上,则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应及时就医,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有人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和偏见。老年人的均衡营养是与其生活模式的合理化密不可分的,老年人应在医学的指导下,纠正偏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模式,积极面对老年生活,才有益于健康。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