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婚刺》
标签:
杂谈 |
http://s2/middle/3f806078hca671259c471&690
http://s14/middle/3f806078hca6715fcef2d&690
路过一书摊,停了车子,想买份报纸,《家庭主妇报》,新书《谜局》(后改名《婚刺》,在这家报纸连载。偶尔碰上书摊,习惯性地买上一份。结果被告知报纸已经卖完,正要转身离去,一眼扫见摊主正拿着几本《小月说报》往摊面上摆,又一看是原创版,就像看到故交,封面上赫然看到自己的名字,不觉心里一动,拿起一本,翻看。摊主笑着说,刚刚进回来的,您要一本?我问,您这儿有几本?摊主不解,笑着问我,为什么要知道我有几本?我再问,您这儿有几本?摊主答,十本。我说,都给我。摊主从下面抽出一摞书,与摊面上的两本合为一摞,用袋子装起来,递到我手里。我打开钱包,抽出一百二十元人民币,递到他手里。之前电话中和责编聊天,曾听康老老师说通货膨胀得厉害,成本涨得厉害,逼得月报不得涨价,每本涨了两块钱。回到车内,启动,倒车,踩上油门,正欲前行,突然发现摊主趴到车窗上不停地拍打车窗。我停下来,放下窗,问他什么事。他说,麻烦您一份月报我看一下。我不解,但还是从副驾座拿出一本书,从车窗递过去。摊主特意盯着后面的定价看了一下,将书还给我,同时将20元钱递给我。我疑惑,摊主笑着,你多给了,10块一本。我瞟一眼书后的定价,发现果然和从前一样,十块。心想,康老师说的涨价,或许是从下一年度开始的吧。我冲小贩笑笑,说声谢谢。又说,你明天再去进十本。他问,您还要吗?我说,你好卖给别人啊?他笑了。我想,生意虽小,不忘诚信,难得。虽然日后我未必会发现多付这份钱,或许发现了,也一定不会因为这点钱耗费时间找回来。可是……感谢这一忽儿给我的美好感觉。
这本书是去年构思的。大约去年十月的时候,写了十万字,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放下了,一放就是几个月。直到过冬天又过完春节,2月末的一天正在路上走着,意外地接到《家庭主妇报》责编短信,问我,瑛子姐姐,新书什么时候可以完稿?心里便一下自惭了,不知每天都在忙些什么,但每一天的日子又都是飞快地飞走,有时候感觉每时都在和时间竞跑,可什么成效都看不到,该有多久没有工作了?回到家里坐下来,打开文档,将之前的小说翻出来,进行新一次的开始。
完稿后仍然第一时间发给月报的康老师。5月初我在北京待着,那天正在玉器商场欣赏翡翠饰品,突然接到康老师电话。她告诉我,小说看完了,她认为这是我小说里故事最好的一个,比《宝贝战争》和《老公的秘密》更好看,我们打算分两期刊出。那一刻我有些冲动,想流泪,不因自己的小说写得如何,只因每次小说完稿,康老师都给我充分的肯定,这位做了几十年文学期刊编辑、对文学作品有着极高鉴赏力的老师,对我作品毫不吝啬的欣赏和一如既往的认可,让我做不到不感动。她还告诉我,她手边有不少作者在等我的作品,要看我的故事构架。《宝贝》和《秘密》当初刊出后,引来数不清的关于“故事真好看”的赞赏,每次听到类似的话,我从不认为真的如此,每次我都宁愿当成是别人的善意和客气。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小说,几乎每一部都会有缺陷,只是每次在我回首,发现缺陷的时候小说已经出版,因此每次都有遗憾,都会想,如果让我重写,一定可以更好。也因此,每次都要不断地反思,自省,总结,总在不断地挑剔,总觉得自己差得太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因此每每都把头埋得低低的,尽可能踏实地,不受任何影响地,让心真正地沉下去,写作下一部新稿子,不为别的,只是希望可以再好,更好一些。
http://s6/middle/3f806078hca6719f61d95&690
小说月报原创第八期第九期连续两期在封底整版广告再版书《宝贝战争》,这份支持,怎一个“谢”可以表达心情?
小说月报原创版第九、第十期刊出新书《婚刺》。第十期目前已经上市,关注的朋友同学可从各地书摊购买。
图书封面做了七八稿,一一被否。最终选一稿,还是感觉有所欠缺,但也无奈。图书太多,设计师每天面临挑战,要求太高了,还真来不得。

加载中…